返回首页

创势翔内讧启示:阳光私募鱼龙混杂现状必须改变

上海证券报

  去年异军突起的阳光私募公司创势翔近日成了财经新闻的头条。公司的合伙人分成两拨互相检举揭发另一方的不合规行径,活生生把众人心目中的还算良好的企业形象,折腾成了一出拉扯不清、充满不规范和利益争夺的“狗血剧”。

  鉴于事情仍在发展,目前对于此次争议的是非曲直尚难判断。但仅就已经披露的事实可以发现,围绕着该公司相关产品发生的部分人士的所作所为,明显违背基本的信托责任,整个事件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思考之一:谁让这样的公司名满天下?

  根据目前披露出来的情况,去年号称斩获阳光私募界业绩第一的创势翔一号产品,实际上仅是一个小规模的信托产品(估计起始运作规模不过千万级),而且还是个单一信托(即只有投资经理自己一个投资者的信托产品)。此外,该产品运作中存在投资个股高度集中的情况。

  把这样的产品和业界诸多规模几千万、几亿、甚至十几亿的集合信托产品做业绩比较有什么意义可言?这样的业绩头名又有什么含金量?诸多追捧它的第三方机构、评奖机构在给予溢美之词之前,是否了解这个情况?在评价、评奖、研究报告发布前是否做过应有的、基本的尽职调查呢?

  创势翔此次纷争爆发有一定偶然性,但它暴露出了整个社会对于阳光私募行业的评价标准的紊乱,以简单的结果论胜负、以粗糙的业绩高低排序论英雄。这种“简单思维”、“丛林意识”不仅存在投资者中,更广泛存在于相关的第三方受托机构和评价机构中。这对整个行业的潜在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