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基金张璐:关注机器人赛道三大细分方向
中证网讯(记者 王鹤静)日前,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张璐发表观点称,无论从机器人的发展空间、AI赋能,还是政府扶持政策角度看,当前机器人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当前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还属于早期阶段,发展空间广阔。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已经非常广泛,自动化生产降本增效显著。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609亿元,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占比45%),而国产化率仅3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外,医疗保健、农业、家庭服务等领域越来越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有待开发。
其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最强落地方式之一,AI给机器人注入灵魂,是AI的绝佳载体。机器人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主导航等功能。AI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为机器人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最后,政府频频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此前,上海市政府也发布了机器人方面的政策。
对于下半年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张璐表示,可以看到很多催化剂的存在,例如傅利叶智能即将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OPEN AI的机器人也即将落地,九月末特斯拉将举办AI Day。对于这种生产链较长、长坡厚雪的赛道,可以聚焦其中想象空间相对较大、价值相对更高的环节:一是传统机器人中技术壁垒高、成本占比较大的环节,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二是AI技术革命带来的机器人智能化新趋势环节,如传感器、视觉、语音交互等板块,机器人或是AI的最强载体之一;三是中下游主要关注可能有爆发式需求增长的领域。工业机器人中重点关注国产化渗透率提升的机会;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更是巨大,服务及特种机器人需求不可小视。
展望机器人的中长期投资逻辑,张璐认为,人形机器人相较于其他行业壁垒较高,涉及到多学科的融合、软硬件的协同,所以对入局的玩家资金、技术、资源整合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机器人从0到1的革命中,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多次阐述愿景:未来人类和人形机器人的比例将不止是1:1,全球80亿人口为基数上,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数量,渗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间大。而且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从上游到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零部件,到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到下游的终端应用,产业链长且复杂,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不可多得的,如同当年消费电子中苹果产业链、特斯拉电动车产业链——现象级的长坡厚雪大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