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部利得基金周平:新股市场存在“两个半”预期差

徐金忠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市场的机会,总是留给专业的、有准备的人。在新股投资领域,西部利得基金“固收+”投资总监周平及其团队,就是那个“专业的、有准备的人”。在一般投资者看来,新股频频破发,已经让打新成为“鸡肋”,甚至成为“畏途”。但是在周平看来,打新机会绝非如此,而是存在着“两个半预期差”,等待着专业投资者用系统、立体的方法去挖掘。

  “易学难工”,周平的打新投资方法,看似是一个附着在市场政策红利之上的策略,实则背后的理念和策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而成立体系统,系统之间又融会贯通、互相增益,形成体系和生态。这便是西部利得基金的打新“法宝”。

  “两个半”预期差

  虽然“打新一签亏损XX万元”“又见新股破发,打新不再一本万利”等消息充斥在市场之上。但是,这在周平看来,新股投资绝非已经江河日下、穷途末路。

  在别人悲观时,周平保持着专业的清醒与乐观。周平认为,打新的“荒野时代”正在过去,专业的、系统的理念和方法,将大有可为。在他看来,打新作为“固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旧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专业的分析研判,周平敏锐地指出,对于2022年的新股市场,目前投资者普遍存在着“两个半”预期差。

  第一个预期差是注册制新股预期差。周平指出,新股破发现象存在认知误区,事实上,新股破发率呈现周期波动是市场化报价机制下的正常现象,从实施新规以来市场整体表现看,破发新股跌幅远低于未破发新股涨幅,破发新股亏损与未破发新股盈利相比仅占较低的比例。与此同时,新股盈利也存在认知误区,“新规”后5亿元左右规模账户单只新股中签金额提升为新规前的2-3倍,意味着同等新股涨幅下单只新股能贡献更高盈利。

  第二个预期差是北交所新股预期差。周平认为,北交所首批网上发行新股上市表现超预期,后续在投资实践中,如果基金产品账户预留部分现金参与北交所网上及网下新股申购,对账户收益可能具有一定的增厚作用。

  半个预期差则是主板注册制预期差。周平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若2022年内主板成功实行注册制,或将改变目前主板主要依赖大票增厚收益的盈利模式。一旦主板实行注册制,其新股盈利模式有望和双创IPO盈利模式接轨。

  “立体”打新策略

  预期差的存在,正给了像周平以及西部利得基金这样的专业打新“选手”施展技艺的舞台。据周平介绍,西部利得基金“固收+”团队,已经在实践中积累并探索出一套“立体”的策略体系。这套“立体”的策略,具有专业定价、专注细节、入围领先、反应迅速等特点。

  具体来看,在专业定价上,西部利得基金已经组建新股申购小组,形成了专业研究团队,以发挥精细化分析和深度解析、定价研究的专业优势。据周平介绍,注册制新股研究汇聚西部利得投研团队,组成近10人新股小组,组员新股申购经验丰富,并且有来自公司研究部的鼎力支持。具体流程上,研究部对行业进行分工研究,建立行业估值方法体系,对个体企业进行分工研究,结合对企业和产业链调研,全面及时有效地对注册制审核企业进行研究和动态跟踪。新股定价小组,则全方位跟踪注册制新股打新定价机制。

  在专注细节和管控风险上,西部利得基金展现了鲜明的“机构理性”。据周平介绍,早在2015年,西部利得基金就通过《西部利得基金新股网下申购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新股申购流程。而且,制度和流程还在不断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目前根据打新业务的发展变化已进行了7次修订。用规矩成就方圆,制度中对各部门关于新股申购的职责,网下新股申购定价及报价决策机制,新股询价、申购流程,申购资金划付审批程序等重要环节都做了明确规范及约定。“权益研究员根据新股所属行业进行分工研究,提前研究新股投价报告及招股说明书,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及个股研究经验,对新股进行精细化、深度分析,撰写新股分析报告,科学定价提升新股入围率。”周平表示。

  在专业的团队、科学的制度的支持下,周平带领下的西部利得基金新股申购小组自然在新股投资上斩获颇丰。据统计,2021年西部利得基金新股入围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新规”之后市场更是给予西部利得基金的专业专注以及敏于变化以丰厚回报。“新规后我司入围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有效入围优势进一步扩大。”周平介绍称。

  “新规后新股破发时有出现,部分破发新股造成的损失较大,我们认为新规后追求有效入围率成为获取较高新股收益的关键,我们力争未破发新股入围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尽可能规避破发新股尤其亏损金额较大的破发新股。新规后新股收益出现下滑,一方面由于新股入围率随行业整体趋势下降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新股月度涨幅也出现一定下滑。整体看新股市场和新股收益呈比较明显的修复趋势,我们相信随着公司有效入围优势的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年新股收益仍然值得期待。”周平对“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满信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