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博时基金葛晨:关注可选医疗消费、医药外包、医疗服务等投资方向

张焕昀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焕昀)3月31日,博时基金发布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博时医疗保健混合报告期内实现收益84.39%,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40.68%。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主题组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葛晨在年报中表示,原本经历了2019年全年的大幅上涨后,医药板块的估值已经不低。但在疫情影响下其他各行业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医药的刚性需求属性优势进一步凸显,避险资金的大量涌入叠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进一步助推了优质核心资产价格和估值溢价进一步上升。尤其在进入2020年六七月份后,市场对于解决疫情的关键——疫苗的重要性、有效性和市场空间较为乐观,疫苗及相关个股带动医药板块狂飙猛进。但是随后,随着疫苗研制成功的确定性不断增强,市场开始交易经济恢复标的和上半年疫情受损的板块,尤其是银行保险等板块的崛起吸引了大量资金,从而对医药板块形成了抽水效应,导致医药板块在10月-11月份持续下跌。从三季报公布的基金持仓来看,基金重仓股中医药持仓已经降到了很低的位置,10月-11月份的下杀更是将前十大持仓以后的中低仓位的医药股进一步洗清殆尽。在12月1日出现了比较少见的一幕,医药和金融板块同时大幅上涨,葛晨表示:“我们判断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此,我们在12月初选择了大幅加仓,尤其是全市场基金熟悉且偏好的可选医疗消费、医药外包服务、医疗服务等。”

  回顾过去两年的市场,基金在“核心资产”的抱团趋势愈发明显,一些股票的估值已经到了需要用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业绩快速增长才能消化的位置,在葛晨看来,这种高估值背后反映了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带来的预期收益率的普遍下滑;另一方面,其与所谓“非核心资产”的估值差距进一步拉大除了本身质地差异外,也与三季度以来全市场头部基金公司爆款频出有关。大量的百亿以上的基金发出来后,无论从流动性、确定性、相对排名的安全性还是为存量基金的净值考虑,都会继续买入原来老基金持有的那些“核心资产”股票,这种抱团带来的赚钱效应、剪刀差和指数权重效应又进一步使得相对低位的“非核心资产”的资金不得不流向“核心资产”。

  葛晨表示:“但即使是从单纯的收益角度,我们也需要判断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会如何变化。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往往产生于我们的盲区,酒醉人酣的盛宴中我们不必急于离场但可以坐得离门口近一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