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汇丰晋信陆彬:估值风险快速释放 投资主线更加清晰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徐金忠)“从2021年3月份往后,看到的结构性机会较多,这一轮调整或许会开启新一轮的结构性牛市”“新的结构性牛市的主线可能是‘碳中和’”“我们主要看好四大方向: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以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军工的部分细分行业、大金融的保险和地产板块”……尽管近期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汇丰晋信基金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陆彬,带着左侧布局和长期布局的眼光,正在紧盯市场调整带来的机会。

  日前,陆彬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前期热门板块和个股短时间的大幅下挫,使得估值风险在短期内得到了大量的释放,此后将进入估值和盈利动态调整的新阶段,除了热门板块估值和盈利的“赛跑”外,部分高估值核心资产以外的行业和个股,新的机会将不断涌现。

  估值风险得到释放

  “我们从2021年3月份往后,看到的结构性机会较多,这一轮调整或许会开启新一轮的结构性牛市。全球的货币政策大概率会回归常态化,风险来自于估值,机会可能来自于我们看好的一些细分行业和投资机会。”陆彬在研判市场走势时,直指要义。

  而就是这位2020年“股基冠军基金经理”在2020年末,对2021年的投资难度颇为担心,并对当时市场上的热门板块很是谨慎。当时,陆彬表示,2021年的市场需要自下而上做研究,寻找行业的一些机会,而不是说抢占好赛道便可以一劳永逸。2021年市场的投资难度加大,基金经理需要通过优异的选股能力,获得超越市场的表现。对于陆彬的“成名战”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部分个股的阶段性高估、市场资金的疯狂涌入,成为陆彬当时担忧的情况。

  不过,经过牛年春节以来的市场调整后,陆彬的状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我们仍旧处在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居民资产加快配置公募权益基金的大周期向上的大环境中。其次我们年初最担心的核心资产高估值风险和金融的反身性风险正在陆续解除,核心资产高估值在短期得到比较充分的消化,同时金融的反身性并没有发生,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主动地去承担风险并分享其可能带来的收益。”陆彬表示。

  陆彬指出,目前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部分行业的估值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回调了20%-30%,个别公司回调了接近40%,估值风险在短期内得到了大量的释放。“之后的估值调整可能是用时间来完成,其中质地特别好的公司,可以用业绩增长来消化估值。反而在高估值核心资产以外的行业和个股里,我们能找到基本面更好,估值更便宜的投资机会。”陆彬表示。

  投资主线越发清晰

  “2021年我们主要看好4个投资方向。首先是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大家也都看到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出台,我们预期新能源行业后续的政策和基本面持续性可能会比年初还要好。第二个我们看好以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本来顺周期行业在疫情之后,它就会迎来全球经济的复苏下需求的增加,那么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背景下,周期行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能会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要好。第三我们也看好军工方向1-2个细分的行业,当然这些行业和公司随着整个军工行业的调整,它的投资机会也是在增强。第四个我们看好大金融大地产行业,这些行业我们主要看好随着经济的复苏、利率的上行,这些行业看好它们估值修复的机会。”陆彬给出了自己研判的2021年四大投资主线。

  回顾陆彬此前的市场研判,这四大投资主线和投资领域,是他一以贯之的。但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新动向,更为坚定了陆彬对于这些投资主线的研判。“我们认为,新的结构性牛市的主线可能是‘碳中和’,‘碳中和’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属于改变能源结构的新能源行业,另一类是控制供给和产能来减少碳排放的周期行业,包括能源和资源的回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之前覆盖和深度研究的行业正好属于周期和新能源两大板块。‘周期+新能源’的投资组合也给我们的基金配置带来了风格和行业的均衡性。”陆彬表示。

  在“碳中和”领域的投资上,陆彬有自己的见解。“‘碳中和’不会是简单的供给侧改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在社会生产上的持续活力,特别是在我们擅长的制造业领域,不能自己放弃优势阵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在产能稳定乃至提升的背景下,通过能源替代、技术创新等手段加以实现。”陆彬表示。

  谈到具体的投资操作,陆彬表示,将通过资产均衡和行业均衡来控制回撤,同时要加大对今年风险的预估,希望可以通过控制仓位来尽量抵御风险。“我们不搞投资主义,我们用不同的尺去量不同的行业,去评估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我们要去评估能不能把握投资机会,并且基于我们自己的能力去把握能够把握的机会。”陆彬总结道。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