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家基金莫海波:2018年延续结构性行情 配置被错杀的板块

和讯网

  2015年后,市场几经起伏,创业板、蓝筹股轮番上阵,互联网+、雄安新区、漂亮50种种主题接踵而至,在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莫海波看来,2018年A股大概率更加“均衡”的结构性行情,出现“牛市”和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均不大。

  接近年关,大盘震荡回调,白马蓝筹是否还有机会?后市哪些行业板块具备配置价值?

  让我们来听听莫海波是怎么说的,据银河数据其管理超过一年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达20.21%,过去三年平均回报率达104.12%。

  12月4日,万家臻选拟任基金经理莫海波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交流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独特的心得。

  以下内容摘要

  1、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无论是从政策面、资金面还是流动性,明年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比较低,会是利好缓慢聚集的一年,整体会是一个震荡为主的市场,结构性的行情可能会比较突出。虽然出现牛市的概率很低,但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同样比较小,所以整体来看明年是上有顶下有底的行情,把握这种结构性的行情肯定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

  2、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主要表现在以消费股为代表的白马行情,但是明年的结构性行情可能相对比较均衡一些,会出现在一些今年没怎么涨、被错杀、估值跌到历史底部区间、增速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PEG小于一的行业龙头里。

  3、今年持续上涨的白酒、家电板块明年再出现超额收益的概率不大,这些行业的估值已经完成了由以往的“折价”向“溢价”转变的过程,时间拉长一点,这些行业就是赚业绩增长的钱,而这些行业普遍的增长率大概在每年15~20%左右,明年再出现大的超额收益的概率不大。

  4、明年可能更多的需要去关注一些基本面不错、增长合理的子行业的龙头。今年因为市场结构的问题,不少行业的龙头可能是被错杀的,这些行业可能在明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有可能慢慢的走出来,包括新能源汽车里面的子行业、5G、半导体、传媒、智能制造等。

  5、我在投资的时候对风险和收益会进行一个匹配性的研究,当我觉得风险和收益不平的时候宁肯错过,也不愿意做错。整体来看,我会对风险和收益比做一个严格的匹配。打个比方,假如某个标的有大概10%的下跌空间,但潜在的收益有30%甚至更高的话,我可能肯定愿意冒10%的风险去进行一个操作。而很多股票经过一个长时间大幅度的上涨以后,有可能还会上涨10%,但一旦如果启动回调的话,可能有20%甚至更高的下跌空间,我们基本上就不会去操作。所以整体来看,我会对风险和收益比做一个严格的匹配。

  6、明年CPI整体应该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有可能在一季度的某个月份会高于2.5,但其他的月份大概率在低于2.5的区间运行,不会成为主导行情的主要变量,如果CPI没有连续几个月或者是几个季度的触及3%的阈值,国家很难进入一个加息的周期,因为中国经济在底部盘整的阶段,加息对稳定经济的预期其实是不利的,所以CPI明年肯定大概率不会太高,在一季度有可能有一个冲高的过程,明年中国也应该不会进入加息的周期。

  以下是交流会实录

  问:明年可以重点关注的行业有哪些,转暖的行业有哪些?明年市场总体情况怎么看,明年市场会不会延续大白马行情?接下去我们是否还投持仓前十是蓝筹股的基金吗?是否要开始建仓买入一些购买了中小盘个股的基金?

  莫海波: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无论是从政策面、资金面还是流动性,明年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比较低,会是利好缓慢聚集的一年,整体会是一个震荡为主的市场,结构性的行情可能会比较突出。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主要表现在以消费股为代表的白马行情,但是明年的结构性行情可能相对比较均衡一些,会出现在一些今年没怎么涨、被错杀、估值跌到历史底部区间、增速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PEG小于一的行业里。

  虽然出现牛市的概率很低,但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同样比较小,所以整体来看明年是上有顶下有底的行情,把握这种结构性的行情肯定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

  今年持续上涨的白酒、家电板块明年再出现超额收益的概率不大,这些行业的估值已经完成了由以往的“折价”向“溢价”转变的过程,时间拉长一点,这些行业就是赚业绩增长的钱,而这些行业普遍的增长率大概在每年15~20%左右,明年再出现大的超额收益的概率不大。

  我们明年研究的重点可能偏向于一些中小市值子行业里面的龙头,持仓可能会更加均衡一些。

  问:结构化的A股市场表现趋于国际市场化,但相较于外围市场的去散户化,国内的市场参与主体尚未发生重大改变。结合目前市场各方面因素来看,当下市场是否具备形变到质变的基础?关于这方面请谈谈您的看法!

  莫海波:其实A股的投资者结构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到从2015年6月份,中国的投资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极端的风险,这个过程有点像1987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当时指数一天跌了百分之二十几,很多个股一天出现了百分之十五十的跌幅。其实美国市场也是从那以后,投资者的结构才慢慢地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散户慢慢退出市场,变成以机构为主的市场。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很多投资者都感叹,自己炒股不如买基金,所以市场的话语权也开始慢慢的交到机构投资者手里。当下的市场其实慢慢的由量变开始到质变的过程,中国一定会像成熟市场一样,散户慢慢的退出,因为不论是经历、能力等,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其实比较难,以后还是会机构主导这个市场。

  问:此轮回调后,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股估值是否还有空间?是否还能东山再起?

  莫海波:经历了此轮回调以后,大金融板块再出现回调的空间不大,但是继续出现大幅超额收益也比较难,这些行业特别是银行、保险主要受益中国过去几个季度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因为中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在中国经济企稳略微回升的状况下,特别是供给侧改革把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利润负债表修复以后,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这些行业出现了一个比较大幅的上涨,但这种上涨已经蕴含了比较合理的预期,后市向上向下的空间都不大。

  整个板块还是以震荡为主,但里面的结构可能会有分化,继续受益于“去杠杆、强监管“的个股可能会走出独立行情,而整个板块可能是一个震荡向上的过程。

  问:在国家政策强势打压楼市的背景下,请问长期看好房地产投资的逻辑是什么?

  莫海波:这一次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和过往不太一样,主要是在房地产领域出现了一个变相的供给侧改革,房地产的一些龙头企业随着市占率的提升,市值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其实今年在港股的房地产股确实出现了一个非常大幅的上涨,因为它们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占率出现了一个急剧的增长,但由于需求端被调控,这些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龙头,除万科以外,没怎么涨,所以随着需求的边际改善以后,这些龙头股的市占率会提升,从而伴随着市值的增长。

  问:半导体、芯片等这些明年还可以继续做吗?它们的持续性如何?劵商股怎么看?

  莫海波:半导体和芯片这块我们也是比较看好的,但可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业绩有可能还是慢慢兑现的过程,我们知道其实半导体芯片这一块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政府下决心要把这一块继续从无到有做出来,所以可以看到不论是投资还是人才的积累等,都慢慢的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这些行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可能慢慢的从现在的主题投资向业绩兑现转变的过程,这是需要时间的变化,这些行业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投资机会。

  问: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议会乌镇,这类领域将会迎来新机遇么,请问我们何时布局这类基金更有利?如何看待5G机会和智能机器人的机会?5G概念股经过此前一轮涨幅是否有泡沫,如果看到2020年,哪些标的会更显受益?

  莫海波:5G其实在今年特别是三四季度出现了比较大幅的上涨,但这一轮上涨可能没看到业绩的释放,如果时间稍微拉长一点到2020年,5G大规模商用化,这些标的有可能慢慢的会兑现到业绩上,最先受益的还是在设备端,所以到2020年我们更看好在设备端受益的一些标的。

  问:年末之际对大消费行业是否看好?

  莫海波:今年应该是整个消费行业的大年,特别是以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板块强势崛起,有很大的超额收益,这其实跟大的宏观背景是相关的,以往中国的蓝筹属于估值折价的状态,每次大幅下跌会引发IPO暂停,某种意义上造成了中小股票的稀缺性,反而对大股票给出了估值的折价。但现在IPO端常态化以后,这些大消费的龙头企业才具有真正的稀缺性,所以可以看到流动性好的龙头企业由以往的估值的折价向溢价转变的过程。

  但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这个过程已经初步完成了,以后投资大消费行业就跟成熟市场一样,估值修复后每年就只是赚业绩增长的钱,这是成熟市场的基本逻辑,所以中国的消费行业也会慢慢的演变成这样一个格局。

  问:军工市值和茅台接近,并且军民融合利好军工企业发展,目前看军工不低估,但也降不下去了,请问,作为机构,以明天3月为限,会不会对军工企业有配置需求。

  莫海波:军工整体的估值其实是不低的,但是可以看到一些结构性的东西,有些因为资产注入的预期估值很高,甚至达到100倍200倍,但有些结构性的细分行业龙头估值是有业绩支撑的,也就20多倍,像这一类龙头如果每年可以达到30%甚至更高的增长,时间稍微拉长一点是有投资价值的,所以投资军工也要分结构,一些估值和基本面比较匹配的公司,我们还是会慢慢下手去买,所以军工总体来说还是要投资一些有基本面的个股,讲故事的我们不会去买。

  问:美国税改,对中国不动产价格,股市,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未来走势的影响?

  莫海波:美国其实上个星期初步通过了一个大幅度减税的方案,大家可能比较关注,我觉得这个税改其实长期来看对美国经济还是比较深远的影响,因为税改是供给制改革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美国这种以消费为主导的国家降低税率其实变相的增加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对美国经济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利好。

  反过来看对中国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以人民币计价的不动产、股市还有汇率,更多的要看中国基本面的状况,如果中国的经济能保持在六点五甚至更高的一个区间,这些影响是比较小的。外国投资者也好,国内的居民也好,更多的是看中国的前景,我觉得资金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

  问:1)、目前部分券商宏观研究,预计明年CPI升高,国家也会进入类加息周期,并进行个税改革,对于负债较高公司的估值怎么重新估值以及商业连锁板块是否有新机遇;

  2)、目前供给侧改革和高压环保政策下,以您目前了解的情况,去产能是否坚决,尤其是在猪等家禽、水泥等建材中小企业是否直接关闭(这些企业是否能关闭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莫海波:明年CPI整体应该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有可能在一季度的某个月份会高于2.5,但其他的月份大概率在低于2.5的区间运行,不会成为主导行情的主要变量,如果CPI没有连续几个月或者是几个季度触及3%的阈值,很难进入一个加息的周期,因为经济目前在底部盘整的阶段,加息对稳定经济的预期其实是不利的,所以CPI明年大概率不会太高,在一季度有可能有一个冲高的过程,明年应该不会进入加息周期。

  目前的供给侧改革其实是中国优化产能布局的一个手段,是把一些低端的环境污染比较高的产品去掉,短期可能会影响经济,但长期来看是利好的,因为这些给中国造成很多污染、低端的产品去掉以后,整个中国开始会慢慢的找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当供给侧改革达到了一定的成效以后,一些符合未来方向的、有环保投入的高端产能会慢慢地释放出来。

  问:1、后市需要关注哪些行业龙头股?2、漂亮50,白酒,药企是否还有行情?

  莫海波:明年可能更多的需要去关注一些基本面不错、增长合理的子行业的龙头。今年因为市场结构的问题,不少行业的龙头可能是被错杀的,这些行业可能在明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有可能慢慢的走出来,包括新能源汽车里面的子行业、5G、半导体、传媒等。

  漂亮50中,特别是白酒这样的行业,已经由估值折价慢慢的向溢价转变,并且这种过程已经是基本完成,所以经过了大幅上涨以后期待有大幅的下跌也比较困难,因为虽然给予了一个估值的溢价,但是没有像2015年的6月份那样出现大规模的泡沫,所以基本在保持这个估值的前提下,这些企业就是挣业绩增长的钱,出现超额收益的概率不大。

  问:我们在买基金时需要跟操作股票一样的逆向思维吗?比如逢低了就大量买入,收益高了就赎回了?

  莫海波:其实我觉得买基金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定投,无论市场涨与跌,每个月都投入一个固定的金额,有可能会变相的降低成本,而且可能会避免多数人追涨杀跌的一个心态。所以这种投资方式比较好,不一定逆向是顺势。

  问:想了解一下莫总的工作时间安排?比方说几点起床?是否会每天看书?喜欢看什么书?

  莫海波:每天基本是7点半左右到公司,看当天一些重大的新闻和研究报告。接下来是开晨会,然后就是盯盘,中午会简单的总结上午的盘面,到下午3点收盘以后,更多的是复盘当天的走势,翻阅市场上所有的研究报告,还有所发生的一些大事的点评等。

  每天看书,这是肯定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被淘汰。比较喜欢看个人自传方面的书。

  问:莫总投资最看重企业什么?能否推荐几本书?

  莫海波:其实我在投资企业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企业领导人是不是具有企业家精神,这个企业是不是扎扎实实在行业里面做事,而不是讲故事搞资本运作,因为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下,真正做事的企业有可能短期股价不会有太大涨幅,但中长期来看它们才是真正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的。

  如果大家对金融行业比较感兴趣的话,我推荐大家就是去看一下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

  问:请问您是如何看待风险和收益的,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果进行一个资产配置?

  莫海波:我在投资的时候对风险和收益会进行一个匹配性的研究,当我觉得风险和收益不平衡的时候宁肯错过,也不愿意做错。整体来看,我会对风险和收益比做一个严格的匹配。打个比方,假如某个标的有大概10%的下跌空间,但潜在的收益有30%甚至更高的话,我可能愿意冒10%的风险去进行一个操作。而很多股票经过一个长时间大幅度的上涨以后,有可能还会上涨10%,但一旦如果启动回调的话,可能有20%甚至更高的下跌空间,我基本上就不会去操作。

  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我们有不同的操作理念,像15年6月份的,市场风险比较大的时候,我们会通过调仓位,把一些涨幅较高的中小盘股票调到一些低估值的蓝筹里,像15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觉得当时也是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就直接降仓位来规避系统性风险,但是16年的1月份以后,我们判断市场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这个时候获取收益比防风险更重要,会通过选择行业和个股来获取更多的收益。

  问:莫总此次发行万家臻选是一只怎样的产品?在操作上有什么特点?主要的核心逻辑是怎样的?

  莫海波:正在发行的万家臻选这只产品其实是偏股混合型仓位60~95%的产品,操作会和以往发行的新产品一样,偏稳健的风格。特别是在封闭期,肯定还是以稳定的操作思路,主要布局一些前期没怎么涨、估值合理、基本面也不差的行业和个股,以择时和行业选择为主,辅助自下而上的个股的选择,尽量为投资人获取一些收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