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刘刚:向风险要收益 向盈利要空间

赵中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1月26日,在“2017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青岛专场活动中,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后劲可期,A股有望乘势而上。而关于2018年的全球市场,刘刚认为,全球同步复苏将继续,不过与此同时,全球主要央行宽松退潮或加速,大类资产配置思路上要向风险要收益、向盈利要空间。

  经济增长后劲可期

  A股有望乘势而上

  刘刚介绍说,当前市场上存在如下担心: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在第四季度将会下滑,明年增长面临挑战;其次是明年房地产将更加明显的回落,下行周期开启,销售与投资将双双下滑;第三是流动性上因为金融监管趋严及去杠杆化,货币政策偏紧。

  不过,与以上的观点不同,刘刚认为,2018年的经济增速或好于今年。虽然明年基建投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房地产投资仍有保障,且制造业投资有提升空间。而且,虽然房地产销售可能放缓,价格同比增速见顶回落,但是经过近三年的去库存,库存已经降至近年低位,加上租赁保障等新举措带来的潜在供地增加,房企土地购置依然踊跃,种种利好可能会使得新开工在2018年维持10%左右的稳健增长。

  刘刚还从需求、空间、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明年企业投资将会加速的观点。需求上,以制造业PMI为特征的需求不断改善尚没有完全传导到制造业投资上,因此在需求维持稳健背景下制造业有增加投资的动力;空间上,“老经济”板块从2011年开始经历了长期而大幅的去产能,上游周期性行业的公司数目较2010年高点平均减少了30%;能力上,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推升了企业收入和利润,故企业也有能力增加投资。在三个方面的合力作用下,新老经济的资本开支周期已经触底反弹,成为本轮经济触底的最先征兆。

  刘刚介绍说,进一步从结构上来看,尽管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但以服务业和消费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此背景下,新周期、新动能、新逻辑开始显现。2012年以来,“新经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快于“老经济”上市公司,消费和服务相关投资已经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虽然有不少投资者担心这不可持续,但从数据上看,上市公司ROE提升主要是靠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提高,而非加杠杆。股市的反应也与大趋势相契合。从2010年开始,A股、海外中资股以及在华跨国公司股票的“新经济”板块股票陆续跑赢“老经济”板块。刘刚认为,如果要做中长期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投资,应该把握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这三个整体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

  明年全球宽松退潮或加速

  港股方面,刘刚认为,H股市场的重估在2018年仍将继续,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具有相当的韧性,基本面的复苏料将持续。2018年GDP增速或将高于预期,海外中资股盈利同比增长有望达到13.4%;第二,H股市场估值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海外资金有望加速回流以及内地资金持续南下也将是支撑市场继续重估的主要动力,大盘蓝筹、金融股受益明显。

  展望全球,刘刚认为,温和通胀下的全球同步复苏仍将是主基调。

  货币政策方面,刘刚认为,全球主要央行宽松退潮将加速,导致利率存在中长期上行压力,故不利于债券和市场估值扩张,但依然稳定甚至强劲的增长足以抵消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关于海外大类资产配置,刘刚认为在温和通胀增长环境下,权益资产将继续受益,所以继续超配股票,但需更多依赖盈利增长推动;大宗商品也将受益,特别是对油价维持相对乐观的看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