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华商基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简析

上海证券报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本,代表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华商基金研究发展部王毅文从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入手,深入剖析了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他指出,未来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业品牌,相关公司的市场空间也会从全国迈向全球,呈现几倍的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在华商基金王毅文看来,制造业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原材料与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环节;二是以技术创新、工业基础、配套体系等为代表的制造环节;三是以产品品牌、市场容量为代表的市场环节。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只要考虑制造环节的几个因素即可,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可以用相同的价格购买到的要素也可以以同样的成本销售出产品,要素和市场并不构成竞争力。但现实经济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壁垒和摩擦,导致有时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所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制造业竞争力要涵盖制造业三个环节的各个因素。

  华商基金王毅文分别从上述三个环节中筛选出了七大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对比。

  从劳动力因素来说,人口的老龄化将降低制造业的效率并提高成本,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老龄化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日本,其次是欧洲,中国的人口红利已处于末期,正在步入轻度老龄化阶段,美国因为有移民而处于有利位置,人口最有优势的是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不过,从长期角度看,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普通劳动力不再稀缺,劳动力因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将弱化。

  从自然资源因素来说,原材料和能源的丰富能有效降低一国制造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全球主要的资源地比如中东、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只有资源产业,制造业都很弱。在主要制造业国家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都比较匮乏。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说,技术创新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决定因素。美、日、欧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韩国等处于第二梯队,中国经过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通过并购,正大力追赶并进入第二梯队。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劳动密集低端产业承接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弱。

  从产业配套角度来说,全面的产业配套体系能有效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由于特殊的国情背景,中国拥有全球最全面的产业体系,几乎任何行业在中国都有完整的产业链。美、日、欧都转移了低端产业,保留了相对高端的制造业。韩国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优势产业有较全面的产业配套,而其他产业较为薄弱。

  就从工业基础方面而言,一些最基本的材料、制造工艺(铸造、锻造等)、核心零部件(泵阀、汽缸、电机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国内很多高端制造领域遭遇瓶颈,就是在这些方面没有突破。美、日、欧发展工业早,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积淀;中国、韩国工业发展相对短,在工业基础方面次之。东南亚、印度、墨西哥则处于很弱的阶段。

  从品牌的角度来说,其代表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也是企业获取溢价的来源。目前来看,美、日、欧长期全面占据品牌高地,韩国则在优势产业方面有一些品牌影响力,而中国从代工贴牌起家,逐渐往品牌化走,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全球知名品牌。

  从市场容量角度来说,其对制造业规模效应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制造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是成本,而成本优势的发挥需要规模效应的发挥。中、美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本土市场就足够培养一个行业巨头,能在这两个市场成为领头羊的企业基本上在全球也能名列前茅。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市场容量巨大,但就单个国家而言,市场容量非常有限;日本国土面积有限,人口规模尚可,市场空间次之;印度人口规模庞大,消费能力尚弱,潜力较大;而其他市场或局限于人口,或局限于消费能力,市场容量较小。

  华商基金王毅文总结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时坦言,中国在市场容量、配套体系两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人口、自然资源、技术创新、工业基础、品牌建设四方面居于第二梯队。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进步正在弱化劳动力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的影响能被有效控制。大宗商品等自然资源价格虽近期有一定上涨但从大周期看仍处于相对底部,如果能利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时期有效锁定一些资源,未来这方面的劣势或将被有效对冲。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发展态势很好,近年中国在手机、家电、高铁、核电等领域已经具有非常强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此外,利用中国当前的资本优势,在全世界购买一些技术和品牌能有效弥补相关短板,也是助力中国制造业成长的捷径。

  “总之,中国制造业已经有了质的提升而且发展趋势良好,未来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业品牌,相关公司的市场空间也会从全国迈向全球,呈现几倍的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华商基金王毅文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