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港通助券商"开疆拓土" A股启动“提款机”

朱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深港通方案已经通过国务院的批准即将实施,这令积极布局香港业务的中资券商看到业务机会,自沪港通实施以来,香港市场新增客户大比例来自内地。中资券商光大证券18日将在香港上市,招商证券也将登陆港股市场,中资券商挂牌已达12家,在香港市场呈现全面扩展疆土之势。

  制定佣金策略

  “预计获批3到4个月的准备期后,深港通能够正式成行。”业内人士预测,“深港通”启动已步入“万事俱备,只待批准”时间窗口。批准后相关交易细则出台,四季度正式启动运行。各家券商的IT部门以及卖方研究已经率先行动。

  “关于深港通的行情及下单系统我们已经有所准备。”一家中资背景的香港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交易系统方面不会有问题。目前他们内部正在研究制定有竞争力的佣金策略,希望在开通初期吸引客户。

  对于投资者所关注的交易细节与门槛的问题,目前还待批准。不过业内人士已经多有猜测,国金证券分析师预计,首先总额度限制将取消,现时“港股通”2500亿元、“沪股通”3000亿元的总额度限制将会取消,“深港通”亦不设额度限制;但每日额度或许不会扩大,日后每天额度仍维持在现水平,即“沪股通”每日限额130亿元不变,“深股通”亦设130亿元每日额度;“港股通”每日限额亦维持105亿元,无论是深、沪南下的交易上限为105亿元。

  在投资标的上“深股通”方面,范围涵盖深证中小创新指数及深证成分指数以及深交所的A+H股。广受关注的深圳创业板则被指涉及高风险股份,只限本港专业投资者(最低资产总值800万港元)参与;内地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仍然设有50万元的门槛,未予放宽。“深股通”预计选择深证成指的成分股,加上深市的A+H股;投资额度方面,深港通额度在开通后期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期望全方位带动业务增量

  随着沪港通的交易一年多,港股券商的格局也在悄然变化中,中资券商收入和市场占比都在上升。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深港通的实施,会让券商收入更为多元,当前内地投资者海外配置的需求,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的需求,将是拉动业务增长的两大主因。

  例如,2015年海通国际全年收入58亿港元,较2014年同比上升114%;股东应占溢利25.1亿港元,大幅上升147%,并连续三年超过80%;每股盈利62.2港元。从分部业绩收入来看,海通国际全年完成IPO发行项目18个,在香港市场排名第一;资产管理方面,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是目前香港中资券商系基金中唯一的合格北上基金。相应的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等大券商的香港公司业绩也都获得快速增长,成为较好的利润贡献点。

  中资券商从过去的设立分公司到积极收购兼并,发行上市,经历十余年的发展,目前随着沪港通的开放,其交易量占比快速上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大型IPO项目减少,投行市场清淡,有部分外资券商撤出香港市场,但中资券商近几年的海外业务加紧布局。伴随着内地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对于有多个海外投资通道的中资券商来说将是利好。

  过去没有海外产品可以提供,客户需求难以满足,但藉由香港分公司,很多券商已经可以有美股在内的十多个海外市场可以交易和投资,品类十分齐全。“沪港通、深港通会带动我们的其他业务,比如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兼并收购等业务的发展。”一位刚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人士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