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做好科技金融 赋能创新突破

博时基金董事长 江向阳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基金业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对行业的新命题、新挑战。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新兴技术的研发,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都需要金融作为强有力支撑。

  公募基金要加强科技创新投资能力建设,助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服务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打造一流的投资机构。

  科技金融的使命和挑战 

  首先,从人类发展历史看,科技创新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主要的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中期,以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推动了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计算机的发明,极大提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力。

  中国在三次产业革命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能充分参与全球产业革命,竞争力相对较弱。而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发展了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竞争力大幅提升。

  总的来说,产业革命对于国家的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渐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当前,人类世界正处于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关键时期。ChatGPT4.0发布不到一年,已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产品形态和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宽,覆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日益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大国博弈的前沿战场和战略高地。

  其次,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现代科技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的综合体系,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险和不确定程度高。基础研究迈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等不同的阶段,都存在金融需求。金融能跨时空集聚资本、配置资源、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渠道,评价和实现科技创新价值,并从中获得价值回报,形成对科技创新源源不断的可持续投入,与创新体系各子领域有机耦合。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不仅体现为融资,更体现为提供项目评估、风险管理、管理者监督等服务,这些服务对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引领式和颠覆式创新,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具有更强的定价效率和天然的风险共担功能,更能适应有关领域高风险、高成长的特点。

  美国硅谷的形成就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典范,科技型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与硅谷的银行、创投公司、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充分融合,双方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成熟金融市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创业投资、投贷联动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满足创新不同阶段关键节点的资金需求。

  如果对比中美科技上市公司的市值规模和在所有上市公司市值中的占比可以发现,中国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23年12月21日,中国科技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市值比例为16.19%,美国的这个比例为34.05%,是中国的两倍多。中国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和做优做强来提升在资本市场的地位,金融机构也需要进一步通过资本市场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发现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

  最后,科技金融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也是大机遇所在。科技创新产业为未来投资提供了“长坡厚雪”。以科创板公司为例,以2019年为基数,近3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年增速达到了30%,净利润复合年增速达到59%。2023年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三季度海关发布数据显示,“新三样”出口增长41.7%,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投资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长期投资标的。

  科技创新也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带来新的挑战。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变化快。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竞争格局的加速演变、企业经营状况的快速变化给科技创新的投资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研究和估值定价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准确、深入、及时的基本面分析和研究,需要在投研的组织架构、定价方法、相关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二是外在的影响多。“两个大局下”,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格局面临重塑,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化问题加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加速重构,科技创新投资受到的影响更大,对管理人对自上而下把握各种宏观因素、控制好波动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金管理人一方面对接大众财富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对接资本市场,要让大众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增长红利,助力实现大众资本到产业资本到科创企业的高质量循环,关键在于提升自身对于科技创新的研究和投资能力,同时通过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提升基金持有人对于科创投资的获得感。

  公募基金如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总体来说,公募基金做好科技金融,要加快科创投研能力建设,并努力做强做大科创基金产品,做好做优投资人服务。

  一是要加快科创投研能力的建设。首先,全面提升对科创企业的分析研究能力,挖掘出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通过投资支持其长期发展、做大做强。要正确认识科技发展周期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把握科技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本定价规律,充分发挥长期资本的定价功能。根据国际著名的Gartner新技术曲线,任何新技术都会经历萌芽、膨胀、破灭、恢复、成长、成熟六个阶段。从“萌芽”到“膨胀”期是新技术发展从0到1的起步期,这个时期的科技公司尚处在大规模投入阶段,还未开始盈利。随后,新兴技术会在产业实践中接受检验,经历一次去伪存真的“破灭”阶段。一些经过竞争存留下来的新兴技术进入到“恢复-成长”时期,即从1到N阶段。对于所有新兴技术,无论是处在从0到1阶段还是从1到N阶段,首先要对其长期产业空间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充分的辨识力,建立清晰的产业图谱。

  其次,建立“产政学研”一体化全方位科创产业的研究体系。当今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础研究与产业落地之间的距离被大幅缩短,一篇论文、一个科研项目能够在一个实验室、一个咖啡馆就转化为创业项目,优秀科技公司创始人往往也是享誉学界的一流学者。与此同时,越是具有战略价值的科研项目,政府的介入往往也越早。现在的产业研究只依靠二级市场公司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投研前置,与政府主管部门、学术机构、一级市场投资人建立更为紧密的交流机制,实时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同时,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也应该积极向他们反馈看法与观点,畅通政府、学术、产业、资本之间的沟通机制,推动中国科技从基础研发环节开始,向着更为高效、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方向前进。

  最后是探索适合产业变化新趋势的交叉融合、快速反应的投研组织体系。交叉和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传统产业和公司在科技赋能之下,其业务边界和估值体系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要打通投研边界,形成适应性、战斗力更强的扁平化学习型组织,以满足未来新兴产业变革的投研需要。

  二是要做强做大科创基金产品。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科创方向的ETF和指数,包括宽基、细分行业以及投资主题的产品。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产品,要做优业绩、做出口碑,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投向科技企业。以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例,指数产品的繁荣促进了科创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美国围绕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和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SPSIBI)建立了14只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ETF,总资产达93.56亿美元,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中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的活跃度,撬动更多资金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

  三是加快对投资人的服务能力的建设。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偏好于短期资产,能够提供长期资金的保险和资管产品体量不足,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亟待壮大,居民长期投资的理念亟待培育和引导。新技术发展路径不确定,给定价带来困难,对公司股价、对科创基金产品的净值带来更大的波动。一方面管理人要提高定价能力和管理波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更需要对投资人做好“投教、投顾、陪伴和服务”,从投资者价值链出发,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比如博时正在进行“走进科创100成份股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让投资人、互联网意见领袖、投顾等一起走进科创企业,对实体经济科创有直观的感受,增强信心,就有利于减少非理性的情绪波动和交易行为,逐步形成长期投资的正确理念。

  坚定做好科技金融的资源配置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充满信心。在市场底部,一流的机构投资者更应该发挥机构投资人作用,逆风而行,坚守价值,在关系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价值的“硬科技”方向投入更多资源,在行业逆风时敢于进行投资布局,做新时期“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进入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新时代。一切过往的成功经验、投资理念都必须要重新经历新的实践考验,“价值投资”也必须与时俱进。

  我们认为,当前事关中国长期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在人工智能、先进制程半导体、量子技术、创新药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硬科技”领域形成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龙头公司,而这一历程必将坎坷崎岖,风雨兼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硬科技”方向的投研中去,才能充分收获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最丰硕的成果;也只有在中国科技企业爬坡过坎、最为艰辛的时刻进行投资布局,与中国科技产业共成长,才能把握住新时期中国科技产业的成长规律。

  博时基金目前的七大投研小组中,有五个都聚焦在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并围绕重点赛道进行了4-5级行业细分,每个子行业都有投研人员进行长期跟踪,坚定践行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新“价值投资”理念。公募基金行业将不断提升自身科创投资的能力,服务好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