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降费机构扩至21家 公募费率改革进行时

王鹤静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自7月8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19家头部公募机构集体宣布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后,7月14日、7月15日天弘基金、国投瑞银基金也宣布加入公募降费队伍。

  根据相关研报测算,管理费和托管费全面调降将带来每年约百亿元的管理费下降(预计约35%为尾随佣金)和约15亿元的托管费下降。此次降费改革将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协调一致,更好地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配置权益资产,同时加速行业向“买方投顾”转型。

  公募降费机构已有21家

  自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以来,当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等19家头部公募机构集体宣布,将公司旗下部分存量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调降至1.2%/年、每年0.2%/年以下。

  天弘基金、国投瑞银基金也分别于7月14日、7月15日宣布加入基金降费队伍,并且发布了关于旗下部分基金调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并相应修订基金合同、托管协议等法律文件的公告,调整后的费率自7月17日起生效。加上此前宣布降费的公募机构,目前参与此轮基金降费的公募机构已有21家。

  从此次参与降费的基金产品来看,天弘基金旗下共有1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由1.5%/年调降至1.2%/年;托管费率调降至0.2%/年的基金产品共计19只,其中还包括一只FOF产品天弘养老2035三年。

  而此次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共有4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宣布降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其中也包括了知名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等全部7只基金。

  此外,7月8日宣布降费的汇添富基金,还于7月12日、7月14日补充公示,将正在发行中的汇添富远景成长一年持有混合的管理费率由1.50%/年调低为1.20%/年、托管费率由0.25%/年调低为0.20%/年,将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添富盈润混合、汇添富核心优势三个月混合FOF3只基金的托管费率由0.25%/年调低为0.20%/年。

  全链条费率改革

  对于此次公募降费给市场中各方参与者带来的影响,多家券商机构纷纷在研报中进行测算。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根据Wind统计,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中管理费率超1.2%、托管费超0.2%的数量占比分别达94%、87%,全面调降后将带来约百亿元/年的管理费收入下降(预计约35%为尾佣)和约15亿元/年的托管费下降,直接让利投资者,预计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

  此外,由于本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除公募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外,还将涉及证券交易佣金费率、销售环节收费、费率披露机制等其他环节,中金基金研报就公募基金整体产业链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了全盘测算。

  “假设认申购费率及赎回费率、销售服务费率所有基金产品均打8折,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权益产品打8折(即降至1.2%、0.2%监管标准),公募交易佣金打8折,公募基金整体产业链预计释放逾500亿元让利投资者,占公募产业链收入的16%。按环节分配,认购及赎回、管理费分别占比近四成,交易、托管、销售服务费分别为9%、7%、7%。按机构分配,基金公司让利最大,占比45%,银行、券商、三方分别为27%、14%、13%。相比调降前,券商、三方、银行、基金各自基金相关收入降幅为20%、18%、17%、15%。”中金基金研报显示。

  向“买方投顾”加速转型

  国海证券研报认为,本轮费率双降代表了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正式落地。基金公司方面,费率下调增加了对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要求,在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投资者方面,费率下调可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基金代销渠道方面,降费后代销渠道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需要在费率降低的情况下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客户。

  “基金公司经营成本相对固定,随着管理规模不断增长,规模效应促使基金运营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为降低基金费率提供了条件。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降低,将推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及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并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供稳定的流动性,长期来看将进一步促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推动行业实现‘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海证券研报认为。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基于对海外市场财富管理行业的深度研究认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有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基金行业长期资金占比仍然较低。此次降费改革促进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协调一致,更好地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配置权益资产,同时推动行业向“买方投顾”加速转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