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部分在管产品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减负”
2月以来,鹏华基金王宗合、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前海开源基金曲扬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卸任旗下管理的部分基金产品,交由此前共同管理产品的其他基金经理进行管理。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基金经理“减负”卸任在管基金产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调整、工作变动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希望自己在产品管理方面能够更加聚焦。
王宗合卸任旗下两只基金
2月4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鹏华基金副总裁、权益投资二部总经理、稳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王宗合由于公司工作安排需要,自2月4日起不再担任鹏华成长价值混合、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的基金经理,两只基金分别由此前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梁超、王璐进行单独管理。
这两只基金均成立于2020年,首任基金经理均为王宗合。2022年9月,2只基金分别增聘梁超、王璐为基金经理。这两位基金经理均来自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在研究覆盖的行业上有所不同,对风格形成了补充。
Wind数据显示,王宗合在管期间,两只基金的规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鹏华成长价值混合由2020年三季度末的42.57亿元缩减至2022年四季度末的10.56亿元,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由2020年四季度末最高的29.72亿元降至2022年四季度末的6.12亿元。业绩方面,王宗合在两只基金的任职表现有所分化,其任职总回报率分别为-6.32%(A份额)、15.24%。
此次卸任这两只基金产品后,王宗合目前管理鹏华匠心精选混合等8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199.95亿元降至183.27亿元。另外,鹏华匠心精选混合于1月20日增聘郎超为基金经理,郎超同样来自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该基金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规模为109.54亿元。
基金经理需要聚焦
除王宗合外,近期冯明远、曲扬两位明星基金经理,也各自卸任了一只旗下的基金产品,由此前共同管理产品的其他基金经理管理。
2月3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内部调整,公司副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冯明远不再担任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的基金经理,该基金交由2022年11月增聘的基金经理齐兴方单独管理。
Wind数据显示,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成立于2019年1月,首任基金经理为冯明远。冯明远在管期间,该基金于2021年四季度末达到最大规模35.79亿元,到了2022年四季度末,基金规模回落至19.96亿元。任职期间,冯明远的总回报率为171.42%,年化回报率为27.94%。
无独有偶,此前冯明远于1月13日卸任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经理,交由共同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李淑彦、朱然管理。经过最新调整之后,冯明远目前管理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等7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314.08亿元降至256.68亿元。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曲扬也自2月3日起卸任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的基金经理,由此前共同管理该产品的公司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范洁单独管理。此次卸任后,曲扬管理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等8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由2022年四季度末的281.79亿元降至261.62亿元。
资料显示,前海开源医疗健康成立于2018年1月,曲扬为首任基金经理,范洁自2018年2月起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的最大规模出现在2021年四季度末,达到了30.78亿元,而2022年四季度末的基金规模回落至20.17亿元,曲扬任职期间的总回报率为50.35%(A份额)。
对于基金经理卸任基金产品的行为,某第三方机构人士表示,可能是由于公司内部工作安排发生变动,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工作变动的考虑,但是不少基金经理还是希望自己在基金管理上可以更加聚焦。另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很多中小规模基金公司过于依赖个人,导致“一拖多”、个人风格占比过重等现象出现,虽然不一定会对基金收益造成较大影响,但可能因个人风格过于鲜明或不堪重负而导致基金净值不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