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开启 年末公募频频控制申购节奏
临近年末,在申购的控制上,基金公司频频开启“调节阀”。今年以来的绩优基金,早就在申购上做好安排,其中大多“闭门谢客”,控制新增规模。一些阶段性表现较好的基金则顺势大开其门,吸引资金进入。
保证基金平稳运作
近期,公募基金申购限制的“调节阀”频频开启。11月30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于12月1日起限制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11月30日起,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的申购金额被限制在5万元,理由同样是“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也有一些基金产品,在年终之际大开其门,迎接新增资金。例如,11月30日起,申万菱信宜选混合恢复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该基金取消了此前50万元的大额申购限制。
观察今年以来绩优基金的申购控制情况可以看到,年终之际,不少绩优基金已经“闭门谢客”。暂居今年以来收益率前两位的前海开源新经济A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目前均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其余的绩优基金,如宝盈优势产业A、金鹰民族新兴等,目前均已暂停大额申购。其中,金鹰民族新兴从11月19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与此同时,不少绩优基金则希望在规模上“更上一层楼”,继续开放申购或者直接取消了此前的申购限制。例如,今年以来绩优基金榜单中,有长城行业轮动A、信诚新兴产业A等产品,仍然处于开放申购状态。其中,长城行业轮动A更是在11月15日取消了此前的10万元大额申购限制,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投业务。
规模取舍不一
对申购调节的不同情况,背后是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待新增规模的不同态度。
据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介绍,对于规模大增的问题,基金很早就做了限购,现在规模比较平稳。他表示:“目前的规模在我的投资体系下不会影响到投资收益率。未来如果行业大幅波动,赎回额比较大,合适的时间可能会放开限购。如果市场热情比较高,可能在新增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会限购。”
某公募基金渠道人士坦言,从某种程度上看,对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比规模更重要。在基金规模增长较快时,为了给投资者更好的投资体验,也为了让产品有一个相对更好的排名,不少基金经理会提出限制申购以维持合理管理规模。他还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做大整体规模也不必“单恋一枝花”,持续营销其他长期绩优基金产品、新发基金都可以使公司整体规模增加。临近年底,公司在渠道方面会投入较多精力到明年初的新基金发行上来。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应该趁势吸引规模,为跨年行情做好准备。“近期业绩较好,目前基金的投资布局比较契合跨年行情的演绎方向。开放申购,获得更多的新增资金,能在看好的方向上,做更大幅度的布局,同时也是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享受投资收益。”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信心满满。
跨年布局宜均衡
对于申购调整,虽然各个基金产品、各位基金经理的选择不一而同,但对于投资者而言,看中的是借助基金产品,把握投资机会。特别是在跨年之际,面对可能的行情机会,更是需要选择符合市场机会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布局。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疫情未来如何演绎仍待观察,比较确定的是:首先,疫情发酵下紧缩货币的几率大幅下行,利率走势大概率偏弱;其次,我国的疫情防控情况较好,A股大概率受到的冲击有限;第三,风格方面,相对价值风格而言,成长风格在分子端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同时更受益于利率下行带来的估值提升,预计后市成长风格会跑赢价值风格。
金鹰基金指出,在行业配置上应维持适度均衡。短期寻找交易“防疫”与“稳增长”的交集,例如医药(疫苗)、5G(线上办公)、食品(提价)。中期来看,坚守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型机会。
蜂巢基金指出,疫情发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然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延长海外货币宽松的时间,并强化我国出口的韧性。对于A股,明年可以继续聚焦持续成长的“双碳”、高端制造等行业,细分领域可关注新能源、电子半导体、军工、化工、机械、有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