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兵老将”齐上阵 年末基金营销花样多

万宇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规模首次突破18万亿,新发基金创年度历史新高,百亿基金数量创纪录……2020年的公募基金行业热闹非凡。在公募基金的大时代中,除了新发基金无限风光外,基金公司在持续营销领域同样颇为用力。老基金为新产品背书、新基金为老基金导流、新老基金多点开花,临近年末,基金公司营销花样多,而且吆喝得很是卖力。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新发基金外,行业内有一批以持续营销为特点的基金公司,它们的规模也在不断上涨、乘风破浪,有自己的取胜之道。

  新老结合做营销

  今年新基金发行高潮迭起,不仅有易方达张坤、广发基金傅友兴等屡获金牛奖的大咖推出新产品,还有科创板50ETF等颇受关注的指数基金问世。新基金营销在今年力度颇大,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上海最高楼上海中心、广州最高塔广州塔上都出现了易方达科创板50ETF等产品的营销推广。

  在新基金发行与营销热闹非凡的同时,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不甘寂寞。在易方达基金官网的首页上,除了力推于12月1日开始发行的“固收+”策略基金易方达悦通一年持有,还在显眼位置推荐了由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事实上,易方达基金对易方达蓝筹精选的营销一直在持续,此前易方达基金发行由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该基金限额80亿元,首发认购远超限额,渠道人士便在引导投资者购买同样由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

  某头部基金公司营销部人士表示,今年是新基金发行大年,他所在的公司也抢抓这一机遇发行了多只新基金。部分高峰月份一个月新发多只基金成了常态,其中有多只基金由公司旗下知名基金经理管理,受到了投资者欢迎,公司权益资产管理规模在新基金发行火爆的推动下确实取得了较大增长。但他也指出,考虑到市场波动、基金经理管理边界等多重因素,公司今年新发的大多数基金都设置了首发规模上限。公司管理规模增长的另一大动力则来自老基金规模的增长,尤其是绩优基金规模在今年也取得了较大增长,对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必不可少。

  业绩优异是王牌

  梳理近期持续营销的老基金,业绩突出成了大多数基金的共同特征。以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该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72.32%,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达153.16%,年化收益高达51.36%。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该公司今年以来有多只产品排名靠前,公司也结合这几只产品的业绩,安排基金经理参与直播、路演,让更多投资者了解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从而使得这几只产品规模得到了较大增长。此外,公司也为长期业绩稳健、曾获金牛奖的基金经理安排了二次营销,公司整体管理规模在新发基金和老基金持续营销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快增长。

  无独有偶,华南某中型基金公司今年虽然没有在全市场基金产品中排名特别靠前的产品,但由于准确把握了今年新能源等行业的结构性行情,部分产品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排名,这些产品同样成为公司近期持续营销的重点。

  除了较高的收益率,在细分领域十分出色的基金产品同样是二次营销的宠儿。银行理财替代等需求催生了当前“固收+”策略基金的走红,收益稳健、回撤很小,甚至每个自然年度都能取得正收益的“固收+”策略基金受到银行渠道的欢迎,银行主动为其增加额度,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不得不”进行二次营销。

  “今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较好,投资者的需求也很丰富,有业绩支撑的基金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用直播、路演、广告等组合拳,把绩优产品‘端到’投资者面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分管市场体系的副总经理形象地表示。

  新发派VS持营派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以基金成立日期来计算,今年以来新发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包括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大成基金等。乘着公募基金大发展的东风,市场上俨然形成了一股新发基金的强大力量,这些基金公司频频发出爆款,动辄数百亿元的募集规模,让市场为之震惊。

  与此同时,除了新发派以外,行业内还有以持续营销为特色的基金公司。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今年以来公司仅发行成立了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兴全合丰三年持有、兴全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兴全汇享一年持有A、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等几只新基金产品,这一数据在全行业排名明显低于很多管理规模远小于它的基金公司。

  华宝证券基金分析人士表示:“行业内不同基金公司在对待规模上有不同的选择。有公司选择通过新发做大规模,这个策略在今年的市场行之有效,但是持续性上有待考察;有公司通过持续营销吸引资金,在新发火热的今年,这样的策略并不容易,但也有基金公司获得了不小的规模,展现了其投研品牌的吸引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