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允净值成为基金常态
侧袋机制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金经理对个券和个股流动性风险的忧虑。在公募基金业历史上,这种风险的“熊出没”,可没少给基金产品惹下麻烦。
相对而言,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感触会更深一些。刚性兑付打破后,信用风险的爆发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让基金经理应接不暇。但这还不是最糟心的,一旦风险出现,即便是曾经炙手可热的个券,也会突然间无人问津。打折,狠打折,打骨折,三板斧过后,发现个券依然无法脱手的基金经理就慌了:因为没有成交就难以估值,难以估值的基金产品净值就有出现误差的可能,而这种误差,一旦遭遇赎回,对基金公司来说就是致命的。
记者在多年采访中,不止一次感受到,因为持仓中占组合比例较大的个券暴露信用风险,引发如潮水般赎回盘时,债基的基金经理那极其痛苦和纠结的心态。这种痛苦,一方面是因为几乎没有买盘,无法出售这些风险个券,当赎回潮来临时,不得不抛售手中流动性较好、基金经理本想持有到期的优质债券,以换取现金应对赎回;另一方面则是缺乏成交量,这些风险个券几乎无法估值,因此,常常出现相关债基净值“虚高”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刺激赎回力度,最后将剩下的债基持有人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之下。
不止一家基金公司,为这种个券的流动性风险付出过巨大代价。为了保住品牌形象,同时受压于渠道方保护客户的诉求,以及一些难以公开的秘密,一些基金公司会选择用自有资金为这些个券的流动性买单,即对于这部分无法估值的债券,由基金公司掏钱负责,保障了债基产品申赎的流动性,但其中的损失,就变相地由基金公司承担。所以,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一些基金公司异常的净利润变化,可能就是因为被迫咽下的苦果。
近年来,A股市场中部分个股爆雷,尔后出现持续性暴跌,也同样让重仓其中的偏股型基金痛苦不堪。在持续一字跌停的情形下,许多基金会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而一些敏锐的市场短线客会发现其中的“套利”机会,估值不够充分的基金会因此引发较为剧烈的赎回,而估值过度的基金不仅存在损害持有人利益的嫌疑,也容易引发套利资金的跟随,对产品形象影响巨大。
在“黑天鹅”仍时不时扇动翅膀的当下,侧袋机制的推出,无疑是给这些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带来了福音。在这种机制下,当面临无法估值的产品时,可以通过侧袋机制将其估值延后,不仅可以让基金产品的净值更加精准,对于当下持有人利益的保护更加充分,也有利于后来者以更为公允的价格参与申赎,保障整个交易的公平性。而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也不必再为缓解产品申赎的流动性危机而自掏腰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