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一轮科技主题行情有望展开 公募深度挖掘硬核科技公司

余世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得益于多重利好提振,科技板块近期带领A股走出反弹行情,这直接带动了科技主题基金收益走高。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A股有望迎来一波中长期科技主题行情,但捕捉行情要深度挖掘出硬核科技公司。当前,记者获悉,公募除了科技主题产品外,还在投研人才与理念优化等方面加大了布局。

  科技主题基金收益提升

  记者跟踪发现,8月中旬以来,沪指K线在震荡后已稍显平稳,并于近期多重利好提振下展开攀爬。8月12日至8月21日收盘,沪指在8个交易日当中走出6根阳线,累计涨幅为3.81%。同时,两市交易额度也从8月12日的3626.07亿元回升到8月21日的5235.25亿元。

  其中,担任行情主力的是被多重利好提振的科技板块。近8个交易日以来,华为概念板块累计涨幅11.60%,而5G、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芯片概念这四大概念板块累计涨幅均接近10%,分别为9.47%、9.84%、9.45%、9.41%。

  得益于此,科技类基金也是量价齐升,表现抢眼。尤其是8月16日上市的华宝科技ETF,4个交易日里累计交易额高达26.12亿元,累计涨幅为3.57%。据该产品的交易公告书显示,其重仓持有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恒生电子等科技龙头。与华宝科技ETF同一天上市的国泰中证计算机ETF,交易额虽稍微逊色,但区间涨幅高达5.16%。另外,数据显示,Wind人工智能概念主题基金近1个月来则取得5.44%的平均回报,最高达16.3%。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收窄和互联网用户数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上一轮科技创新的边际驱动力已在减弱,尤其是面向消费端的创新应用已基本实现。无论全球或中国,都会面临进一步创新突破的问题。”某中小公募的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新的科技创新动能已在培养当中。从较长技术周期来看,无论是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还是中观的产业结构健康程度,对中国科技创新都充满信心。

  用硬逻辑捕捉硬核标的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对记者指出,短期来看,全球风险偏好处于下降阶段,但中国过去几年整体金融风险已显著下降。“放眼全球,中国不少企业都具备国际竞争力,且估值较国际同业要低。随着全球利率持续下行,中国新的经济机会不断出现,全球资金将会长期持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

  具体到科技行情,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则对记者指出:“科技类题材或概念股短期会因为整体涨幅较大成为市场焦点。但长期来看,其持续性还要回到产业发展本身与公司盈利趋势上来。”

  华南区某公募的投研总监柯蓝(化名)对记者表示:“从历史上看,科技是推动社会向前的核心动力,尤其是能源、信息等领域。但这些领域也往往是前期投机泡沫积聚所在。因此,要捕捉新一轮科技行情,应从长趋势着眼,找到真正的硬核公司。”

  以5G为例,范波根据观察指出,2019年是5G建设元年,基站、网络都将进入订单释放期,整个板块趋势也在向上。而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推出,5G领域投资机会将不断涌现。范波认为,5G领域有两类公司可重点关注。一是技术进步比较快的大公司,技术的更替必然会有一个新的市场出来,可能具备更大的市场壁垒。二是单位价值大幅提升的公司。比如,传统4G基站的天线价格在1500元左右,5G的大概要7000元。即便基站数量保持不变,整体盈利也会有所提升。“但实际上5G的频谱更短,也就意味着,要建更多建基站才能实现信号覆盖。”

  产品与投研“双双布局”

  备受关注的是,为抓住新的一轮科技主题行情,公募除了密集的产品布局外,还在投研上持续加大力度。

  据平安基金8月20日公告,从8月23日起,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平安人工智能ETF”)正式上市交易。截至2019年8月16日,该基金的户均持有份额19.4万份,有2亿份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高达99.47%。另外,近期还有申万菱信研发创新100指数等多家公募的科技主题基金获批。而据证监会数据披露,截至8月9日,约有130只科技主题基金处于申报待批阶段,其中既有各类细分科技主题基金,也有跟踪科技相关指数的ETF。

  “我对科技类行业有长期跟踪,之前是新能源领域关注多些,信息技术会稍微薄弱。但近年来,随着与信息技术类企业的交流和调研多了之后,积累也有所进步。”柯蓝对记者表示,布局科技行情,应着重把握技术创新和公司商业模式的变化,这是他为投研团队新设立的研究理念。

  柯蓝表示,无论是行情趋势参考还是投研深度,他的团队都将以国际市场和国际科技公司为参照。通常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会领先中国一段时间,他们市场的行情走势能反映长期趋势,A股行情能看到中期趋势,对标成熟市场会走得更远。“目前,我们已在加大科技投研人才的招聘力度,未来还会考虑和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家合作,一起去华为或比较成熟的海外科技公司进行调研。”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