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姚飞军:科创板将重塑A股生态
随着科创板“开闸”日期临近,各家公募基金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备战。证监会网站显示,目前上报的科创板基金数量超过70只,其中8成已获受理。其中,不少基金公司采取“广撒网”式布局策略,申报了多只相关产品。比如,招商基金就同时上报了招商科技创新混合、招商科创板三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等3只产品。
那么,科创板基金究竟会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对于不少尚未盈利的公司而言,公募基金将采用怎样的估值、定价方式,又将如何来把控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招商基金投资支持与创新部总监姚飞军。
围绕价值之“锚”合理定价
随着上交所公布受理及已问询企业名单持续增多,各家公募基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科创板申报公司的相关研究、定价工作。据记者了解,招商基金早在发行战略配售基金之时,便已设立科技创新型企业研究小组,专门评估此类公司的投资价值。
姚飞军表示,研究小组由公司内部各行业研究大组的组长、研究员及具有多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验的专员组成。比如,属于高端制造领域的科创板股票会首先由一名机械组研究员进行基础资料的筛选和研究工作,机械组组长和专员进行把关。
“研究小组给出股票的客观锚定定价之后,这个股票会在公司内部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后的定价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组合。”姚飞军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有些科创板申报公司尚未盈利,研究小组对于科创板标的的研究体系也会进行一定调整。“我们在研究其他A股公司时可能会重点考虑业绩因素,但对于科创板股票,可能就会考虑它的行业空间、市销率等指标,又或者与国内外对标公司、行业进行比较,最终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姚飞军表示。
基金经理对于科创板股票的看法则建立在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之上,他们会考虑标的在组合中的配置比例、风险等因素,然后做出报价。基金经理围绕着研究小组给出的“锚”,在具体投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浮动调整。
基金经理选股能力面临考验
根据相关规定,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基金经理的选股和风控能力提出了考验。
“在A股市场上往往各种流派的投资人并存,有些人倾向于做左侧,也有人倾向于等待利润释放后,进行右侧投资,前者往往建立在基金经理对行业或个股的前瞻性比别的投资者理解得更为透彻的基础上。不同的选择基于基金经理高低各异的个人能力圈,这也决定了不同基金组合会有不同的表现。”姚飞军表示。
他认为,对于一些好的科创板标的,必须在上市之初便尽量参与战略配售,因为这时的投资成本最低;但对于一些质地相对一般的公司,考虑到一年的锁定期,就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参与战略配售。
谈及如何辨别一家公司是否属于好的投资标的时,姚飞军表示,在公司净利润为负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行业空间及发展增速,并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比。
“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别的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是60%和40%,而这家公司分别只有40%和20%,就说明它明显会跑输同类企业,如果净利率低至5%左右,可能产品价格稍微出现下降,就难以继续盈利。除非公司的市场空间和护城河足够广阔,这样即使暂时利润率较低,也可能也属于一家好公司。好公司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具体公司还需要具体分析。”姚飞军称。
科创板将重塑A股生态
在姚飞军看来,科创板的设立将会改变A股市场当前生态,其标签作用可能会对已经上市的同类型企业起到价值重估作用。
“现在的A股市场中各种投资标的鱼龙混杂,很多优质公司并没有获得相应的高溢价,核心问题就是信息过于复杂,投资者难以鉴别。”姚飞军表示。据他观察,近几年随着外资大量流入,一些被外资持续买入的优质股票估值持续提升,就是源于这类公司已经被打上了“外资青睐股”的标签。
姚飞军表示,科创板设立后,其不断清晰的标签作用会令那些已在A股上市的同类型公司获得重新定价的机会,也就是说,投资者会在科创板和主板、创业板之间进行横向的估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