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基金业扫描:一面是“寒冬” 一面是“盛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明显跑赢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与此同时,有基金清盘加速,有基金则被渠道和基金公司竞相追逐。2018年的公募基金行业中,哪些基金卖得好?哪些基金又陷入僵局?
“年终奖不知道还有没有,我只希望能按时拿到该有的项目奖励。”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说。
A股市场单边下行,前10个月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1.3%、创业板指更是累计下挫27.22%。受此影响,权益类基金表现惨不忍睹。但债券型基金却受益于债市收益率单边下行,今年以来债基平均收益率为2.8%。
业绩不佳,新基金的成立、募集处于冰点,老基金中迷你基金和清盘基金日益增多。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基金销售“寒冬”中,中短债基金异军突起,成为基金行业难得的一抹亮色;另外机构借道ETF热情高涨,非货币基金ETF突破3000亿。
今年以来影响大资管形态走势的重磅政策不断,公募行业同样受到很大影响。在新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中,货币基金与指数基金也迎来各自不同的命运。
基金销售寒冬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30日收盘,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2.18%、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3%、债券型基金的算数平均收益率为2.83%。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明显跑赢了股票和混合型基金。
“二季度确定了债市是单边下行的趋势。所以我二季度的时候几乎清仓了股票,满仓了债券。”上海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道。
“今年所有基金的收益情况,股票几乎全线覆没,大量的公募债券基金却是跑输业绩基准的。如果前两年有浮亏的债在持仓里面,但今年是没有办法动的,除非有新的资金盈利填平之前的亏损。”该上海公募债券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在当前市场情绪下,“新基金难发难卖,老基金清盘加速”愈发明显。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700只公募基金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14.42%,相比仍在存续期的二季度611只迷你基金,数量增长14.57%。
对于一些有刚性负债成本的资金来说,无论是受到资管新规还是投资模式的影响,这些“资金”或存在退出市场的情形,对市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风险点。
在眼下基金销售的“寒冬”中,中短债基金却异军突起,成为渠道和基金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剔除今年以来成立的中短债产品,中短债基金最高收益率为5.36%,最低为3.5%,平均收益率为4.51%。根据已披露的数据,部分中短债基金在一个季度里规模便增长了近50亿元。记者还了解到,一只中短债基金成立不到一年时间,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今年以来债基表现抢眼,但在债基上赚到钱的零售客户却并不多。“今年最赚钱的债券基金,真正属于零售客户拿到的只有5%的比例,95%都是机构资金。其实这些年公募基金结构化形势分明,很多债券的零售客户数量都是停滞不前的。”上述上海公募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由于央行逆回购、MLF利率的调低,货币基金近几个月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由于货币基金底层资产都是投资短期的同业存单、逆回购等,因此其收益率也随之不断下降。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在9月中上旬首次跌破3%,创了近1年半的低点。
“短端利率持续上行,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有所修复,流动性宽松预期没有变化,市场对流动性忧虑不大。根据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这一指标,目前银行同业需求趋势上仍在下降,暂未出现拐点,未来需结合多方面因素持续关注。”深圳一位公募债券基金经理则表示。
货币的两面
统计显示,今年初,全部公募基金的总规模是11.55万亿元,截至9月底,这一数字变为13.24万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增加1.69万亿元,累计增幅约为12.76%。货币基金仍然是公募基金的“顶梁柱”,截至9月底,货币基金的规模为8.92万亿元,相比年初的7.13万亿增加1.79万亿元。
今年前10个月,共计成立新基金661只,其中股票型基金97只、混合型基金300只、债券型基金254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加大在指数基金领域的布局力度,前十个月共计约有114只指数基金成立(A、B、C份额分开计算)。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险资等机构借道ETF进行布局的热情持续高涨,比如尽管创业板创四年来新低,险资却出现逆势加仓的情形。10月23日,银华央企结构调整ETF发布成立公告,该只基金以72.3亿元的募集金额,震动整个基金发行市场。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由于公募基金募集难度越来越大,以致于众多基金管理人纷纷开始自购。“不过众多基金经理谈及自购行为一致表示,与对后市的态度关联不大,对于自购的产品不会分配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券商在研报中表示。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同样深受“黑天鹅”影响。上半年违约事件频发,平均违约规模持续提升,信用风险同比有所扩大。比如在“爆雷”的某上市公司中,10余家公募基金涉身其中。
根据三季报的统计,从已经公布的基金股票持仓汇总情况看,2018年第三季度偏股基金股票持仓占净值的比例由2018年第二季度的71.21%上升至72.3%,环比上升1.09个百分点,而前一季度环比下降0.83个百分点。这说明基金经理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股票持仓比例上升,创201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
另外,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有两个重磅的创新品种,分别是战略配售基金和养老目标日期基金。6月6日下午,华夏、招商、南方等6家基金公司拿到了证监会下发的《关于准予XX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注册的批复》。这些战略配售基金可投资以IPO、CDR(中国存托凭证)形式回归A股的科技巨头。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则在今年8月份出炉。自今年3月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以来,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市场关注,8月28日起,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启动发行,养老基金正式面向广大的个人群体。
约2个多月后,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也拿到了“准生证”。据了解,约9家基金公司接到了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的通知。此次获批的九家基金公司分别为汇添富、华夏、华安、建信、中欧、嘉实、泰达宏利、国泰以及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