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今年清盘基金超480只 公募产品结构性改革全速推进

谢达斐上证报

  今年以来迷你基金清盘数量激增,已高达482只,是2017年全年的3.2倍,基金清盘已从2015年的“新鲜事”变成了当下的常态。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清盘常态化并非偶然,这是近几年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委外监管趋严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必然结果。对于整个基金业而言,迷你基金的大量“出清”并非坏事,是公募基金产品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市场规范发展。

  从个案变成业内常态

  短短3年,基金清盘从个案变成了业内常态。

  某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几年前最初几只基金在清盘之前,相关基金公司还专门找专业人士咨询,专业人士还为公司做过一系列风险预估及防范预案,因为当时业内普遍认为清盘是一件很负面的事情。但现在清盘已成为业内常态,该清盘的就马上进入清盘程序。

  Wind数据显示,以托管结束日期来看,2016年和2017年清盘基金的数量分别为35只、150只。今年以来的清盘基金数量急速增加,截至9月底,清盘基金已达482只,相当于每个工作日清盘2.7只基金。

  对于迷你基金而言,2018年是重要的命运转折点。

  2015年至2016年,委外定制型基金备受欢迎,进入发行高峰期。2017年,在申报发行委外定制基金难度逐步加大情况下,该类基金仍被当作宝贵的“壳资源”。即委外资金撤出后,原先基金变成了“壳资源”,待该迷你基金找到新的委外资金后又可重新运作。但2018年以来,大部分基金公司放弃寻找新的委外资金,选择了直接清盘。

  北京某中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表示,基金清盘的条件之一是基金的总资产净值连续60日逼近或跌破5000万元。2016年以前很多基金公司都是直接寻找“帮忙资金”,以避免触及连续60天总资产净值不达标的规定。同时,基金公司也都很担心清盘会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前几年直接清盘的基金很少。

  “但今年以来,找‘帮忙资金’难上加难且行情不好,清盘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另外,迷你基金占据投研资源,运营成本较高,基金公司反而觉得清盘是‘减负’,所以多家公司选择直接主动清盘了。”该投资总监补充道。

  挤前几年发行泡沫

  德邦基金FOF业务负责人王群航分析,基金清盘常态化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近两年同质化产品发行泛滥,发得多,清得也多。以新基金当年公布的《招募说明书》和《份额发售公告》为统计标准,从2014年到2017年,新基金发行的基本数量分别为348只、865只、1202只、1014只。大量同质化新产品集中发行,远超投资者的需求,目前到了挤前几年发行泡沫的时候。二是委外定制类产品严重缺乏后续资金。一方面,此类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少,若业绩不如预期,产品规模立即缩水;另一方面,整顿金融秩序、去杠杆等政策促使资金回流实体经济,挤掉了不少资产管理市场水份。从基金公司管理成本角度来看,这些规模约10万元的迷你基金性价比不高,必须清盘。三是基金公司对基金清盘的认知改变了。以前认为清盘是很负面的事,现在司空见惯了,很多基金公司主动选择清盘。

  除了委外监管趋严、同质化产品发行数量激增、基金公司认知转变等因素,部分业内人士还从公募基金规模发展模式方面剖析了基金清盘常态化的现象。

  过去几年来基金公司盲目设立新产品,基金数量从2012年末的1173只扩张至今年8月末的5382只,增加了4209只。华南一家公募投研负责人表示,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基金公司希望用多发产品来做大公司规模。公司规模对新产品依赖性较强,以至于不少公司同时发行一系列基金经理、产品名字、投资标的几乎一样的基金产品,现在大量基金清盘就是过去几年市场无序发展的结果。

  公募产品结构性改革进行时

  今年以来,从养老目标基金落地、QFII多次扩容,以及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的退出及转型等均可看出,公募基金资金端及产品端的结构性改革已经开启,而迷你基金的大量清盘是公募基金产品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

  王群航认为,基金清盘常态化是市场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的典型标志之一。“开放式基金就该靠业绩说话,业绩排名靠后的基金将不仅会被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抛弃,而且会被自身的基金公司清盘。”王群航说。

  王群航补充表示,基金大量清盘还有助于产品的优胜劣汰。“2013年至2018年8月底,基金公司平均每月发行62只新产品,最多的时候单月发行210只,供给远超需求,基金清盘的常态化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未来,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时需更加审慎,需要‘少而精’地发行,同时避免内部同质化,这将推动基金公司向市场推出更多优质产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