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金年终排名迎来决战时刻

吴晓婧上海证券报

 

  距离年终投资收官仅剩下15个交易日,基金年终排名即将迎来最后的决战。

  目前来看,排名领先的基金业绩差距甚微,可谓“贴身肉搏”。而近期机构投资者“抱团”的白马股筹码松动导致调整幅度明显,加上年末市场风格走向的摇摆,这些因素意味着偏股型基金最终的座次排位仍悬念重重。

  排名战陷入胶着

  剩下的15个交易日里,冠军基金究竟会花落谁手?

  从目前偏股型基金的业绩排名来看,或许不到最后一个交易日,仍很难给出答案。一方面,绩优基金的冠军排名争夺战“战况”胶着;另一方面,年底市场不确定因素仍有很多。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而言,东方红沪港深混合基金、国泰互联网+股票基金以及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无疑是夺冠大战中胜率最高的选手。

  截至12月8日,东方红沪港深今年以来净值上涨56.89%,国泰互联网+股票目前仅落后两个多百分点,今年以来净值上涨54.41%。此外,易方达消费行业与国泰互联网+的收益率也十分接近,今年以来涨幅为53.43%。

  除上述三只基金外,东方红中国优势、华安策略优选混合、东方红睿元混合、交银稳健配置混合A、南方品质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嘉实优化红利混合以及东方红睿丰等7只基金今年业绩表现也十分优异,净值涨幅分别为51.39%、51.38%、50.55%、48.59%、47.66%、47.27%以及47.23%。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净值涨幅在47%至48%之间的基金就有5只,净值涨幅在45%到46%的基金多达7只,由此可见,今年绩优基金间的排名争夺战十分激烈。

  震荡市下如何应对

  近一个月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调整,机构“抱团”的白马股筹码松动,在此期间,绩优基金究竟会减仓保存收益还是坚守核心持仓?亦或是利用市场的震荡把握交易性机会?多空对决间作出的选择,将影响年终的排名。

  对于此轮市场调整的原因,海富通内需热点基金经理黄峰认为,其一是前期资金过于集中在某些龙头公司;其二是估值层面,即今年市场的整体风格偏向价值型,白马龙头公司的估值已达到合理偏上位置,但尚未达到估值泡沫化水平;第三,就年底资金面而言,出于季节性原因,年底资金面普遍偏紧,资金的结算需求较大;第四,资管新规带来不确定性增加,后续需进一步观察。

  沪上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10月底就预测到,不少获得丰厚收益的资金将选择“落袋为安”,尤其是追求绝对收益性质的资金,必然会引发白马龙头股的回调,因此提前进行了减仓,有效控制住了基金净值的回撤,排名前进了不少。

  另一家基金公司的权益投资负责人则对记者说,虽然预判到了年底市场的调整,但对于持仓较有信心,相信在调整之后,重仓持有的个股依旧有望继续表现,因此选择坚守,但接近7个百分点的回撤依旧有点超出预期。

  此外,有基金经理透露,近期利用市场调整的机会进行了持仓调整,增加了对银行股的配置,尤其是更具防御性的大银行,并加仓一些周期股,取得不错的效果。

  黄峰表示,对于中长期市场走势仍维持偏乐观态度。明年可关注需求端有确定增长趋势的品种。周期股方面,未来盈利能力有望维持,但股价上升幅度可能有限,未来或许会出现宽幅震荡,如能把握机会可适当参与交易。先进制造业方面,目前仍偏主题类,估值相对较高,将耐心等待合适机会。

  市场风格会否转换

  在白马龙头股陷入调整之际,年初至今大幅下挫的部分中小市值个股近日出现反弹迹象。投资者对于市场风格转变的讨论再度升温。

  12月9日,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关于战略性看好创业板指的观点,一度“刷爆”朋友圈。

  上周,上证综指出现一定企稳迹象,而创业板指走势继续强于上证综指。在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看来,市场将开启新一轮上行行情。接下来要战略性重视创业板指,并认为创业板指将引领2018年A股市场。

  目前,部分机构投资者依然认为以白马龙头为代表的价值股将是未来行情的核心,只是标的会略微扩散。安信策略分析师认为,这种一致预期有其合理性,但也值得警惕。

  中欧基金成长精选策略组负责人王培认为,市场存在风格切换的可能性。过去几年,在受风格偏好影响而大幅调整的中小创板块中,部分优质成长股已经出现“估值洼地”,其成长性或吸引部分资金的关注,这可能是明年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机会。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则认为,短期而言,市场是否会出现风格转换难以判断,但就中期而言,龙头白马股仍将是A股市场的主线。在其看来,首先,部分中小市值个股因为前期的并购存在潜在的商誉减值压力;其次,IPO常态化仍将对中小市值股票的供求关系产生持续影响;第三,随着经济增速趋于平缓,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下,小公司逆袭成长为大公司的难度更趋加大。

  市场关于风格转换的争论仍在继续。在最后15个交易日中,市场风格的走向,仍将对偏股基金最终的业绩排名产生重大影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