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和华谊,一个明星基金公司和一个明星上市公司的组合,历经两年,仍未结出喜果。
过高的发行定价,消极的市场行情,使得创业板的投资者,很难全身而退。
据21世纪网统计2009年创业板诞生以来,迄今拥有的341家公司有283家较之上市首日股价下跌,仅58家公司上涨(后复权)。华夏第一重仓创业板股票华谊兄弟,至今仍在浮亏。
喜者寡,悲者众,是三年以来创业板基金机构投资者的真实写照。有公募人士将之归结为创业板流通盘太小,而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往往又比较大,天然受到制约。
华夏作为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从绝对数量上来讲,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成为投入创业板资金最多的公司。
华夏34.85亿元投入创业板 成公募之首
三年来,华夏基金在创业板共投资166只股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2010年、2011年期末,华夏基金在创业板投资投入资金分别为1.2亿元、33.73亿元、34.85亿元,当之无愧是公募基金行业在创业板上投入最大的公司(包括打新投入资金)。
华谊兄弟、莱美药业、南风科技,是华夏基金最属意的创业板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公司皆为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但华夏并没有参与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打新,而是在2010年开始,陆续从二级市场买入。截止2011年年底,华夏基金共分别持有华谊兄弟、莱美药业、南风科技3.16亿元、2.86亿元、2.2亿元。据2012年一季度末不完全统计,华夏也持有华谊兄弟、莱美药业、南风科技分别达1.11亿元、1.86亿元、1.76亿元。
不过在上述166只股票中,只有28只股票,从上市首日到今年7月29日,股价上涨,其他138只股票股价下跌。华夏基金最爱的华谊兄弟、莱美药业、南风科技,期间涨跌幅分为-17.65%、-16.31%、4.65%(后复权)。
“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价过高,其高市盈率其实已经透支了很多成长空间。所以这三年,创业板也被大家称为挤泡沫的三年,股价回落,也属于情理之中。”上海一分析师表示。
“华夏基金由于总体规模大,所以总体来讲,投入到创业板的资金最多也很正常,但是其实创业板并不是华夏投资的重点。因为创业板总体流通盘比较小,其实并不适合大资金进出。实际上,从总体比例来讲,创业板公司对华夏基金业绩的影响,应该也比较有限。”基金业内人士分析道。
值得肯定的是,以上三只华夏基金最为重仓的创业板公司,其主营业务毛利率都比较丰厚,而且上市三年以来,业绩一直保持正增长。
中国内地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于2009年10月30日,作为首批创业板公司在深交所上市,首发价格28.58元,上市首日涨跌幅达147.7607%,换手率88.13%。
上市当年,也就是2009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6.04亿元,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0.7亿元,2011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回落到8.9亿元。同期,华谊兄弟净利润分别为8397.56万元、15000.96万元、20542.02万元。
华谊兄弟主要产品包括电视剧、电影、艺人经纪、电影院、品牌授权及服务、游戏以及音乐等,以2011年为例,以上各项产品毛利率分别达到62.12%、33.06%、66.78%、59.88%、100%、92.31%、28.80%。
“其实华谊兄弟算是比较好的标的。上市三年以来,业绩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主要产品的毛利率都挺高。而且其电视剧、电影等主要产品的市场反应,比较直观和公开,所以吸引着机构不断入驻也是正常的。”一位上海的分析师向21世纪网表示。
上市首年年底,华谊兄弟的股东中年,机构持股比占流通股比例仅15.61%,到2011年年底,机构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已经达到51.61%。
但是,虽然具有强有力的业绩支撑,机构的不断认可华谊兄弟的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从上市首日至今年7月29日,按照后复权价格,华谊兄弟下跌17.65%。华夏基金,在华谊兄弟上的投资,至今仍是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