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降准政策如约而至。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尽管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规模在7000亿元左右,但不少受访机构指出,由于此次降准主要针对特定领域投放流动性,意在支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变,因此债市仍将处于震荡调整区间,难有大的转向。不过,中长期而言债市配置价值正不断凸显,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机会相对比较突出,对低等级信用债仍需保持谨慎。
收益低迷周期
临近上半年收官,在债市震荡调整的大背景下,债基的收益率有所下降。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4日,市场上1810只(分份额统计)债券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2%,取得负收益的债券基金占比高达18%。自5月以来,债券市场由反弹转入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债基收益率的回调。
具体到单个基金而言,排名垫底的债券基金主要是由于踩雷所致。中融融丰纯债A/C、华商双债丰利A/C、华商稳固添利A/C等几只基金今年都因为踩雷而引发市场讨论,这几只基金的年内跌幅分别达到48%、32%和22%。
除踩雷债基外,可转债基金收益领跌市场。富国可转债、中海可转换债券A/C、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B、银华中证转债B等跌幅都在10%甚至20%以上。
而收益居前的基金主要是由于大额赎回所致。例如诺安双利、景顺长城景泰丰利A/C等年内净值涨幅在10%以上的基金,均出现单日净值暴涨的情况。
此外,由于债市整体人气低迷,债券基金募集尴尬的情况也成为常态。延长募集者甚至募集失败情况成为常态,个别基金公司旗下数只债券基金延长募集,以及单只债券基金连续多次延长募集的情况也有所发生。
在债市行情未有突破之际,债基收益走低发行遇冷的情况大概率将延续。
坚守高等级信用债
7000亿元资金是今年以来单次降准释放最大规模。
然而,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此次降准对债市短期难有较大实质性影响。
6月25日,融通基金固收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股债市场在上周均已对定向降准政策有所预期和提前反应,因此降准政策确实体现对市场和经济的维稳意图,但不宜过度高估降准政策出台对于市场的影响。对于债市的流动性环境而言,央行在政策发言中明确表示“稳健中性”的基调,因此需结合后续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组合来观察政策方向,同时需关注OMO的大量到期以及7月缴税、海外分红等传统流动性扰动因素。
华创债券团队提出了相似观点。短期看,降准从情绪上利好债市,但幅度较前期缩小。一是由于市场有学习效应,部分投资者已经提出“降准后卖出”的操作策略,如此准备的投资者一旦增加,实际收益率下行的空间将有限;二是“定向降准”不能等同于资金的全面放松,特别是“专款专用”的约束越明确,对债市的利好效果越有限;三是目前曲线相较于4月降准前更加平坦,加上今年银行综合负债成本抬升,使得目前利率债配置的性价比下降,交易盘互搏使得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
从近期债市表现来看,降准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利好刺激确实明显递减,自5月起市场降准预期不断增加,但债券收益率却未进一步打开下行空间,反而获利盘和解套盘纷纷抛售,引得债基收益率出现回调。
多位固收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难改债市震荡格局,在政策走势不明朗之前,债市收益率依旧在窄幅波动。在配置上,将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北京一位固收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降准是值得关注的积极信号,至少会降低市场整体的悲观预期,中长期而言我对债市比较乐观。配置上,我们一直坚持中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方向,这也是比较符合今年债市环境的策略。热衷于配置高风险债的公司今年出了很多踩雷的情况,这已经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亦指出,此次降准,利率债市场或一次性上涨到位,过后仍是震荡调整,信用利差仍在走阔,中低等级信用债继续承压。结构上,以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债为基础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