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造势了一个周末的“独角兽”基金如期开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大早也走访了多个银行网点了解发售实况——“独角兽”基金是不是真的如此受欢迎?
根据记者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某大型商业银行在上周六、周日提前挂单的,已经在10亿元左右。知情人士表示,截至今日上午,该银行整体销售的“独角兽”基金已近百亿元。有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尽量在周三(6月13日)以前购买,“可能提前结束募集”。
某大型国有银行人士介绍,有不少客户今天早上现场咨询后就直接购买了,也有投资者因资金周转问题,要求给自己留额度到本周晚些时间。
来自另一家大型券商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天上午11点半,战略配售6只产品合计销售规模16.65亿元,其中一只配售了8.69亿元。其余券商由多至少分别是,15亿元、6亿元、5亿元、3亿元、2亿元。
应该说,“独角兽”基金基本上如期火爆开局。但另一方面,却是昨晚到今日上午关于独角兽的“限额”消息。
这则消息称,证监会于6月10日向6家基金公司下发了监管通知,其中提到了三项内容:1、请各公司尽力控制募集规模在200亿左右;2、从收到通知起,不投入新的广告,不进一步宣传;3.以前广告中若有不合规的内容,比如“前所未有”,请修正并消除影响。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咨询了基金公司人士,包括多位投研人士和各地的一线营销人员。
一位大型公募人士向记者证实,确实收到了监管层的口头通知,但“200亿”指的是把个人投资者的规模控制在200亿元左右,“整个基金总规模500亿还是没变的,这个可能媒体有所误读。之前可能没有明确说机构、个人购买多少,这次口头通知了希望把个人(投资者规模)控制在200亿左右,但目前没有正式规范的文件下发。”
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昨日晚间,基金公司接到了监管的指导,主要包括“独角兽”基金降规模、不允许投入新的广告等。但在接到指导后,基金公司也向监管做了反馈,最终并没有按照监管的方案来执行。截至发稿,基金公司表示暂时没有接到新的指示,“现在就在等进一步通知”。
此外,有华北地区渠道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渠道暂未接到规模上限200亿的通知;西南地区销售人员表示,应该是要控制规模,但具体控制是哪部分规模或者总规模,还要等公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6家公司原计划于6月10日晚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募集上限一事。某大型公募人士在回复中也告诉记者,“一切以公告为准”。不过截至发稿,我们并未从公开渠道查阅至相关公告。
以某只“独角兽”基金的发售公告为例,该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下限为5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上限为50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本基金第一阶段募集期自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6月15日。第一阶段募集期结束后基金募集规模没有达到500亿元的,基金进入第二阶段募集期。本基金第二阶段募集期为2018年6月19日。第二阶段募集期基金优先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售,仍有不足的,再向企业年金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发售。本基金第二阶段募集期仅通过直销机构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