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养老基金的翘首以盼,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的跃跃欲试;另一边是保本基金纷纷清算转型,定增基金、分级基金萧条低迷,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正是当下公募基金新老创新型产品所呈现的。
在多位受访的基金人士看来,这种状态用“喜新厌旧”和“新老更迭”已不能简单解释,它体现的是公募基金行业一些深层次的变化。
最后的保本基金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因为去年不错的整体业绩而赚得了一些“口碑”,但从创新发展角度看,在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只有养老目标基金,以及刚火速获批的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成为了热门的两类新产品,前者承接了FOF创新的基础,且目前最快进展还是反馈意见阶段,相较而言,后者的创新步伐更大一些,也显得更为突出。从上报到拿到批文中间仅隔五个工作日,加之监管层日前密集发布CDR等相关细则,市场又传小米等独角兽CDR回归提上日程,投资者反响热烈亦在情理之中。
与这边一片火爆的景象不同,也曾是创新的公募特色产品,近段时间,保本基金、分级基金,以及定增基金的境遇却如在冰水之中。
保本基金或清盘或转型的结局继续上演。日前,建信安心保本七号混合、建信安心保本六号混合、诺安和鑫保本混合、九泰久稳保本混合等多只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扎堆公告将在保本周期到期后实施转型,还有东方荣家保本混合等选择在第一个保本周期到期日清算退出。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保本产品“退出”基金市场已成必然。若无意外,最后一只消亡的保本基金将是汇添富保鑫保本基金,也就是说, 当该基金于2019年9月30日到期后,无需等到资管新规过渡期满,公募基金市场将再无保本基金。
此外,亦是受资管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等政策制度影响,还有市场变化的原因,曾备受热捧的分级基金、定增基金也因赚钱效应骤减,风险凸现,或是转型或是退出,如前段时间,九泰锐华定增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就公告称,拟转型为九泰锐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还有建信、广发、博时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定增基金今年也提交了转型预案。
上个月,深圳证监局召开会议传达证监会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要求时还曾特别提到,盯紧存量定增基金年内封闭到期情况,重点关注新三板产品风险,以及继续规制分级基金。
失败的创新
“从保本基金等逐渐消亡的结果看,证明了公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是不能违背的”,6月7日,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公募基金之所以能成为国际上主流的为普通投资者服务的产品,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分散投资,风险相对可控,杠杆约束较强。而如分级基金,通过内部化结构将风险扩大,且设计复杂不利于普通投资者了解;再如保本基金,暂不论是否一定保本,但它加大了基金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降低风险,打破刚兑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实践出来的结果。
上海一位资深的公募基金高层也认为,不能武断地说保本基金等早期这些公募产品创新以失败告终。他说,有些产品是某个时期衍生出来,属于时代的产物。
“其实养老目标基金也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与之前创新的分级基金等不同,它肯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这类产品从一开始的设计上就立足于长远,这与保本基金、分级基金、定增基金等立足于产品收益本身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说。
他还指出,在实践中总结教训和经验才能更好的发展,公募基金刚满20年,还在走向成熟的路上。对于新老创新产品目前境遇的不同,他认为也是公募基金优化发展的一个表现。从基金公司自身为了迎合市场,迎合投资者需求设计发行产品,到现在开始逐渐引导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并在这类产品上下功夫,以为大众投资者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这正是深层次的良性转变。同时,无论是养老目标基金还是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它们都体现了公募基金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不过,还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从那些老牌创新产品的消亡上确实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除了为大众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服务外,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沟通也是需要加强的,如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投资者尚未完全弄清楚分级基金的投资模式和风险。目前正热的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也需要在普及知识上有所加强。
前海开源首席分析师杨德龙6月7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是要关注独角兽回归的定价是否合理,未来三年全球资本市场大环境如何,二是要根据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