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结构性行情下,上证综指累计上涨了6.56%。而在上周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年报中,《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公募基金行业共计为投资者带来8145.04亿元的利润。但是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对他们的运营影响更大的,是他们在去年全年收取了多少的管理费。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发现,在2017年全年,拥有数据统计的122家基金公司共收取了549.38亿元的管理费,其中天弘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超过了10亿元。考虑到各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规模的不同,记者再从人均获得管理费的角度分析,天弘基金以2.35亿元的人均管理费高居榜首,工银瑞信基金则以5608.36万元的人均管理费位居第二。
基金公司管理费两极分化
天弘基金以44亿元高居榜首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统计,在2017年,公募基金行业收取的管理费总额高达549.38亿元,同比增长10.7%,再度刷新单年最高纪录。然而,记者却发现,行业管理费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拥有数据统计的122家公司中,有16家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合计收取管理费达307.93亿元,占到行业2017年管理费总收入的56.05%;也有46家基金获得的管理费收入不足1亿元,合计收取的管理费仅为10.4亿元。
具体来看,天弘基金在2017年的基金管理费收入达44.72亿元,居行业榜首;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嘉实基金和华夏基金该项收入规模同样都超过20亿元,分别为26.15亿元、25.80亿元、21.57亿元和20.35亿元。
除上述五家基金公司外,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建信基金等1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也均超过10亿元大关。
而管理费收入最低的基金公司是华宸未来基金,管理费收入为13.36万元;南华基金紧随其后,去年仅收取35.75万元的管理费。此外,还有格林基金、中航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不足500万元,共有15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均不足500万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与2016年全年相比,拥有数据统计的110家基金公司中有81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同比实现了增长,占比73.64%。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太平基金,该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在2017年增长了197倍,由2016年全年的27.54万元增至2017年全年的5454.82万元。除此之外,长江证券资管在2017年的管理费收入也增长了6.37倍,东海基金在2017年的管理费收入增长了5.06倍。
工银瑞信基金
人均管理费5608万元
考虑到各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规模的不同,将各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管理费收入进行比较似乎有失偏颇。为此,本报记者也统计了截至去年年底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的数量,以此测算了各基金公司的人均管理费水平。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行业共有1727名基金经理,按行业管理费总额549.38亿元计算,人均收取的管理费为3181.11万元。天弘基金以2.35亿元的人均管理费高居榜首,天弘基金旗下的52只基金在去年共收取的管理费44.72亿元,19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费达到2.3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以5608.36万元的人均管理费紧随其后:工银瑞信基金旗下113只基金去年收取的管理费总额达到25.8亿元,而该公司旗下共有46名基金经理,其人均管理费为5608.3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弘基金旗下天弘余额宝货币这一只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就有40.56亿元,占该基金公司在去年全部管理费收入的90.7%。该基金目前由基金经理王登峰独自管理,自2013年5月份任职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以来,其任职总回报也有20.28%。
工银瑞信货币基金去年实现利润67.96亿元,收取管理费为5.82亿元,为该公司旗下管理费收入最高的基金,该基金基金经理为魏欣、杜海涛、王朔和谷衡。记者观察发现,工银瑞信基金旗下9只货币基金中,王朔和谷衡分别出现在5只和4只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名单中。记者统计发现,王朔管理的5只基金在去年合计实现利润127.84亿元,收取的管理费合计9.85亿元;谷衡管理的4只基金在去年合计实现利润140.04亿元,收取的管理费合计8.58亿元。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旗下的基金为投资者赚到多少钱对其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其收取的管理费的多少,这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通过观察基金经理人均为公司贡献的管理费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基金经理的个人价值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人均为公司带来的收入最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