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证综指冲高回落,全天维持弱势震荡。与此同时,创业板表现抢眼,延续了上周的上涨行情。事实上,伴随着白马股近期的颓势,以科技、通信、传媒等为代表的中小创股票终于“扬眉吐气”,获得了机构资金的大笔买入。
机构人士表示,虽然对于中小板反弹已有心理预期,认同其配置价值正在逐渐体现,但仍应强调业绩和估值匹配的合理性,谨慎判断个股的投资价值。
资金蓄力中小创
根据光大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利用回归模型进行的测算,上周偏股主动型基金仓位虽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有了明显下调。截至3月2日,上周偏股主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6.60%,同比下调了2.05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9.44%,相比上周下调了0.68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5.50%,相比上周下调了2.5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持续流出白马股的机构资金正在大笔买入中小创股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在最近10个交易日中,共有110笔机构席位交易登上龙虎榜,其中主板个股登榜22次,创业板个股29次,中小板个股59次,足见近期机构资金对于中小创股票的关注程度。
经统计,在上述110笔登榜机构席位的交易中,共有73笔净卖出,合计37.88亿元,其中主板股票净卖出18.09亿元,占比47.76%;中小板股票净卖出16.38亿元,占比43.25%;创业板股票净卖出3.40亿元,占比8.98%。同一时间段内,还发生了37笔净买入,合计8.56亿元,其中主板股票净买入仅6190.22万元,占比7.23%;中小板股票净买入5.61亿元,占比65.59%;创业板股票净买入2.33亿元,占比27.18%。
若以龙虎榜机构席位交易数据作为样本,在最近10个交易日中,机构资金在A股市场整体呈现流出趋势,且不同板块之间分化明显。机构资金整体来看正悄然从主板撤离,中小板和创业板机构资金虽然也有所流出,但总体有进有出,动作更多表现为调仓而非出逃。
另一方面,向来最先察觉“春江水暖”的北上资金近期持股占比也在发生分化。根据招商证券的统计,2月沪港通、深港通的持股分布中,主板占比下降明显,中小板和创业板占比提升。其中,主板持股市值占比80.17%,较1月末下降2.13%;中小板占比17.13%,较前期提升1.84%;创业板占比2.7%,较前期微升 0.29%。其中,TMT类行业明显加仓,金融、地产、家电类行业全面减仓。
机会敲门成长股
“风格转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中长期来看白马股仍是主导慢牛行情最重要的力量。”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近期中小创的反弹主要是由于部分优质成长股已完成超跌。但他同时强调,从A股市场新增资金动向及供给侧改革方面来看,白马股的投资逻辑依然没有改变。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也指出,上周市场风格更偏向成长,风格突变更多源于IPO发行制度改革的市场讨论,以及部分价值龙头业绩不达预期。市场风格偏向成长的诱因是制度改革利好新兴行业,本质是价值龙头和成长龙头估值盈利匹配度趋同。
此外,他还表示,上周虽然成长股走势更强,但是在成长股内部依旧是龙头占优,龙头涨幅居前源于盈利趋势向好,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较佳。随着我国行业扩容空间收窄和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效应将是中长期趋势,未来市场风格有望由价值龙头扩散到成长龙头,两者携手前行。
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朱斌则从基本面和催化剂两个维度,判断成长股春天的到来。“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回落到合理区间,从估值和业绩增速匹配来看,当前的成长股(以电子为代表)已经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不拘板块选个股
杨德龙表示,每次调整恰巧是优质白马股的“上车”机会,尤其是对于前期踏空白马股行情的投资者而言。中小创板块方面,预计此次反弹后会出现分化,一些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个股会走出独立行情。他指出,对中小创可以借鉴主板的投资方法,先选择看好的行业,例如芯片、5G、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再选择其中的龙头股,从而抓住反弹机会。但对于高估值的小盘股,仍然要谨慎。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吴西燕认为,对于高估值中小创,则要仔细甄别中长期业绩高增长的真伪。她表示,选股应关注公司长期的成长,比如创业板经过两年多的下跌,板块中有相当一部分优秀公司估值在20多倍,未来三年可以看到复合30%成长空间,这样的公司就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吴西燕指出,随着市场短期见底,当前可能正是精选被错杀的价值蓝筹和优质成长股的好时机。她表示,预计2018年不同的板块之间的指数差异将会被弱化,很难再通过选对上证50或沪深300就能取得一个板块性机会,关键还是选股择时。“创业板并非不能碰,只要公司基本面向好,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估值位于合理水平,同样值得关注。无论风格还是行业,最终还是要归于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