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涨跌起落的背后,A股市场中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一方面,以优秀业绩作支撑的大盘蓝筹股不断获得资金追捧,股价稳步而上;另一方面,交投低迷或被高度控盘的个股则愈发受冷落,市值持续缩水,其中,资管、信托产品扎堆的中小盘个股更是不时拉响“闪崩”警报。
“闪崩”频现
个股“闪崩”现象在2月1日的二级市场交易中达到了极致。在大盘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昨日(2月1日)两市共有200余家个股跌停,其中“闪崩”个股超过30家。
何为“闪崩”?与一些利空消息或情绪宣泄造成的股价大跌不同,“闪崩”个股最大的特征就是毫无征兆,即股价前几分钟还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后几分钟便被巨量卖单砸至跌停,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回看昨日个股股价走势,天广中茂、融钰集团、广汽集团等个股“闪崩”特征尤为明显。以天广中茂为例,公司早盘股价尚处于窄幅波动阶段且一度拉红,然而在11点13分之后的短短几分钟内,公司股价便被突然涌出的大笔卖单砸至跌停板,截至收盘尚有6000余万股卖单堆在跌停价上等待被动成交。
同样,融钰集团、广汽集团、安通控股等个股也是在短时间内遭遇大量卖单的“空袭”进而快速跌停。
诱因何在
众所周知,投资者对于股票的买卖供求力量的大小,是决定上市公司股价涨跌的直接因素,而一些外部诱因则可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然而,细看昨日“闪崩”个股名单,大多不存在外部诱发因素,但仔细翻查股东名单不难发现,大部分“闪崩”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阵营中有信托计划、资管产品的身影。典型案例如融钰集团,截至2017年12月29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信托计划多达9家,筹码集中度之高可见一斑。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一些资管产品和信托计划便暴露出风控缺失等诸多问题,例如高杠杆的股票型结构化资管产品对市场形成助涨助跌的明显扰动;又如违规开展配资,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便利等。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此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规范相关产品运作,降低资金杠杆,以促进市场更健康发展。而为适应监管规定,一些机构开始着手规范旗下资管、信托产品,当一些产品的幕后操盘人出于回笼资金、产品到期或是顺应监管政策等原因而主动或被动抛售持仓个股时,相关减持举动便容易引发“闪崩”。
和佳股份2月1日午间的一纸公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郝镇熙通过“安信乾盛浙银钜鑫3号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计划”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但因该资管计划即将到期且无法续期,郝镇熙不得不将被动减持通过该资管计划持有的和佳股份1465.62万股。受此消息影响,和佳股份昨日下午开盘不久即直奔跌停。
进一步来看,当某些特定股东抛售大宗股权时,如果市场中有足够强的买方承接力,亦不会导致股价“闪崩”。然而梳理相关“闪崩”个股走势可以发现,多数个股要么已被高度控盘,要么成交十分低迷。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A股投资氛围已发生了极大改变,以基金、保险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重点投向业绩预期好的蓝筹股,主动规避题材类的中小盘个股,致使后者交投愈加冷清。如此分化的市场环境下,记者注意到,有些个股在二级市场交易中的所有买单承接量往往只有一千多手或几百手,一笔规模略大的卖出都会给股价造成巨大波动,这也是部分个股“闪崩”的诱因之一。
泥沙俱下
当然,在二级市场看似简单的买、卖表象背后,真正决定股价高低和市值大小的核心因素还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当特定股东或投资大户因某种因素集中抛售持股导致股价“闪崩”、大跌时,相较于短期的抛压释放,一些更为看重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者则会趁机买入被“错杀”个股。
以广汽集团为例,公司A股筹码集中度之所以高,原因在于公司控股股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持有了大部分股权,而A股实际可流通筹码中的大部分又被信托、资管计划所掌控,从而导致二级市场交投相对清淡,容易被个别股东的抛售行为主导股价走向。不过,记者注意到,由于有良好业绩作支撑,在昨日“闪崩”发生后,公司股价一度被大量买单数次撬开跌停板,显示出一些认可公司价值的投资者正在吸筹。
对股价的跌停,广汽集团方面也表示,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正常进行。除公司已公告披露的信息外,不存在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广汽集团此前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将增加34.5亿元到53.4亿元,增幅55%至85%。
北辰实业与之类似,十大流通股东榜单(2017年三季报)中也有众多信托产品,且昨日股价也一度“闪崩”跌停,但在源源不断的买单力挺下,公司股价最终冲开了跌停板。而根据北辰实业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2017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75%到90%,当前动态市盈率仅十余倍。而这或许也是一些资金敢于逆势买入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