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GDP增长加速至3.8%,创下六年以来的新高。这种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步增长的态势日益明显,在过去30年,G20所有经济体同步增长的情况只出现过六次。”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Mark Haefel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专访时表示。
他坦言,投资者当下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可以持续多久,“从历史来看,经济衰退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因素触发,比如油价冲击、货币政策过度收紧、政府支出萎缩以及金融或信贷危机等,但目前来看这些因素都不会在今年发生。”
以美国为例,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并有望创下自二战以来的最长经济扩张周期。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下跌至4.1%,接近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Haefele看来,利率大幅上升将是今年市场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有两种情况可能促使央行采取更激进的动作:一是通胀水平意外大幅攀升,二是(新上任的)央行官员对经济数据的解读取态发生了改变。”其余两大风险则分别为朝鲜半岛、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危机,以及中国出现债务危机。
然而,他强调,由于中国经济仍然维持高速增长,政府对政策的掌控能力较强,外债占GDP的比例仅为13%,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因此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的概率较低。相比之下,他指出:“某些地区或行业层面会发生较小规模的信贷紧缩,在保险、房地产、航空业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出现了信贷问题的苗头。”
主动基金迎来转机
近年来,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回报差强人意。数据显示,2013-2016年期间,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的基金管理人中有超过93%未能跑赢指数。
在此期间,全球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股价走势亦步亦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相关性达到28%,远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17%。在股票表现无明显差异的环境下,凭借基金经理的眼光挑选个股和行业的策略效果不佳。
Haefele表示,由于被动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膨胀,对基本面的定价偏差也随之加大,这为主动选股策略的基金经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他指出,在美国,被动管理的股票共同基金和指数股票型基金(ETF)的资产占有已由2007年的22%急剧上升至去年的46%,而同期被动投资在欧洲的占比也由11%增至35%。
“目前投资在全球ETF的资产高达4.3万亿美元,这使得最便宜和最贵股票的估值离散度(dispersion)不断上升,”他说道,“在全球主要央行逐渐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不同企业与行业之间的发展动态将成为影响股价表现的重要因素。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相关性已经跌至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事实上,数据表明,去年上半年,54%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成功跑赢其基准指数,截至去年10月中旬,美国股票共同基金的涨幅达到16.7%,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15.7%。
亚太区下半年进入加息时间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亚洲各国,去年股市的回报率高达40%(以美元计价)。
“亚洲正处于经济增长周期的中段,并遵循着投资和信贷率先扩张、随后利率上升的发展规律。我们认为经济扩张的步伐将不会再继续加快,将维持在6.1%的水平。今年下半年,亚洲各大央行将开始转向收紧货币政策,比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可能会首先启动加息。”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主管陈敏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她认为,亚洲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也将逐步推进,“我们预计加息的幅度将在25-50个基点,从而推动亚洲(日本除外)的货币对美元平均升值3%。美元兑人民币在12个月内将跌至6.5。”
2010-2016年期间,亚洲股票长期跑输美股,但随着全球经济出现同步复苏,亚洲股市长达七年的寒潮终于宣告结束。陈敏兰预测,今年亚洲(日本除外)股市的涨幅将达到12%-15%,盈利增长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去年亚洲企业的盈利增长达到19%,相比过去6年每年2.5%的盈利增长有大幅提升。我们预期今年的盈利增长水平为11%左右。”
相比之下,陈敏兰对亚洲债券市场的前景较为谨慎,并预计今年亚洲债券市场总回报仅为3%-4%,低于去年5.8%的水平,“2018年的债券供应量比去年增加10%,达到290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占发行量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