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摄影
目前国内量化投资遇到三大挑战:小盘因子效果不佳,股票商品债券同步下跌,市场资金纷纷杀入量化致使阿尔法收益降低。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章子林
第四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暨财富管理国际论坛(量化分论坛)邀请了目前海内外量化界几位重量级投资和研究人士,其中包括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负责嘉实人工智能投研中心的张自力,景顺长城基金量化投资总监黎海威,国泰君安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刘富兵,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江少坤和富善投资总经理林成栋。上述嘉宾就目前量化投资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探讨。
由于今年以来量化产品业绩普遍出现回撤,嘉宾就市场流行的小盘策略进行讨论认为,在目前监管环境下,小盘股遭遇的困境可能需要完整考虑到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但中长期来看小盘策略仍然有空间。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放开,A股的投资者构成也在逐步变化,量化也应当考虑这一变化因素。
火热的人工智能话题,几位在海外有投资经验并能接触市场最前沿的嘉宾都认为,目前还没有听说成功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主要投资策略的产品出现,但大公司应当勇敢探索。国内的探索方面,嘉实基金目前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投研中心,并在债券、CTA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盘策略不是量化的全部
指数增强更适合公募
张自力: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今年量化基金的回撤。之前2015年、2016年量化做得都非常好,而小盘策略又是最受欢迎的量化策略,所以我想跟大家深入讨论一下,量化策略到底赚的是不是小盘股的钱?
黎海威:我的投资生涯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两轮市场周期,到现在有14年。我最早是做港股量化出身的,后来再转到亚太其他市场,我发现量化的方法对全球新兴市场的效果都不错。
涉足A股时,我们用系统化的方法研究A股,中间花了很长时间。第一个观察结论是美国股票和新兴市场股票,这些不同的市场中人性等反映在市场上的表现是共通的,所谓的中国特色在我看来是不完全成立的。不同新兴市场和不同的阶段都是有很多类似之处,更多的是体制转型和文化的共性。传统的小盘股为什么会那么强?除了小盘股发展阶段的生命周期以外,在A股还有很多中国的制度化问题,包括IPO、定增等制度给股票带来的溢价等。我之前看到卖方报告说中国的小盘股的壳价值平均每个估价是25亿元,但随着IPO加快,现在可能会变成10个亿,你想这个过程会跌多少。
我对小盘股长期溢价是看好的,但是这不是说小盘这一个因子就能变成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前些年小盘溢价非常稳定,小盘成长非常好,但这也要考虑到回撤因素。我们在大小盘上没有什么敞口,坚持做稳定的超额收益。事实证明,大盘股一样也能出业绩,更多地取决于策略。像我们今年比较幸运,到4月底我们旗下量化产品收益还不错。
林成栋:大部分做量化并不是在做小盘股,小盘只是其中一小块,甚至我看到有一些文章说小盘因子失效,是不是失效我不知道,但是量化对冲来说,可以换成另一问题,为什么有些因子比较难做? 刚才我们也说了,我们有一些基本面出身做量化的,其实我们在做一种均衡。
在中国,我们这个阿尔法至少有一部分在做基本面研究,量化的识别是有效的。我这个因子有能力做好股票,在国外我们产品是多空的,在中国,我们多头的部分是有轮涨式的。其实这两个加起来收益非常好。
目前量化工具里面,做空还是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只能对冲股指期货,不论中证500还是沪深300,但没有谁能直接选股对冲。主要是股指期货的一些行业个股占比较大,尤其是沪深300的金融和地产占比很大。
江少坤:刚刚说的就是如果我在今天不能做空股票的情况下,我怎么把这个优势给体现出来?其实就是指数增强,用指数增强把多空给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指数增强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林成栋:公募是好,但是私募做这个指数增强其实是有问题的。我觉得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做哪个指数增强,你刚才举了例子,做全A的你肯定亏钱,你只有做沪深300和中证800这样的,但是最后成了你要给客户一个命题让他选做哪个,他也说不好。第二是私募是做超额回报来赚钱的,除非说我能够有超额回报指数才能做,这个产品涉及的东西很复杂。
黎海威:公募是做相对产品出身的,但国内机构大家都明白,还是要绝对收益的。至于美国市场,由于体制比较健全,美国长期是一个慢牛,但国内波动比较大,面临一些挑战。另外是客户的选择,你可以从阿尔法收20%的业务提成,在海外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国内市场则需要市场Beta有一个好的向上趋势,否则做两三年就不干了,要是有2015年的大行情,客户赚到后可能立马赎回,这也肯定行不通。
今年一九行情下
量化如何决策?
刘富兵:我们也是一直关注黎总的产品,他们今年表现确实非常稳定。今年行情真的是一九行情,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做300增强的话在300内选股非常好,但是你在市场选股非常差,这有运气成分,也有市场成分。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林成栋讲的,我们要研究什么时候可能会风格变换,另外一种就是看你是坚持不坚持。小盘策略长期来看还是有收益的,你确实可以做一些风格暴露,这实际上是不同的偏好。在2015年、2016年小市值带给你高收益的时候,你要想到总有一天这个会还回来,你有了这样一个平静的心态,我觉得没有对和错。
张自力:我补充一下,量化投资到底相信什么?我们信的是小盘还是信的其他什么?其实我们最相信的还是分散化投资。未来到底怎么样,我觉得未来大盘小盘经过一次轮动以后,会稍微平衡一些。包括证监会监管场景的变化,就是让大家知道纯赚小盘的钱其实是非理性的。中小企业投资是来自于中国特色,如果给了他们一些好的生存环境,比如说融资环境或者政策环境、税收环境,他们可能就又起来了。如果这个创新能力又打开了,会让我们这个经济环境中的中小民企有更多良性土壤,当然还是要把一些壳资源泡沫去了以后,将来可能小盘股就不是五十亿以下了,那可能是以百亿为分水岭。相比之下,在海外,美国的大公司保持很好的创新,他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个竞争导致他们有很好的创新能力。
目前市场行情出现了股、债、商品三杀,凸显了资产配置的失败,我国股票、债券以及商品之间的相关性虽然比较低,但在我们的资产配置方案里面对现金又往往没有较多考虑,你们怎么看资产配置?
刘富兵:正好我们目前在考虑这个问题。首先,应把每一个类别的资产给研究清楚,因为刚才其实张总讲的“三杀”,股票、商品、债券,你怎么配置呢?所以这个挑战很大,如果你通过研究股票,研究债券,研究商品发现都不行,那导致你最终结果就是必须配现金。因此你要先把每一个资产了解清楚才能配置。当然这个对你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的建议就是在对每一个资产研究之前不要轻易糅合。
第二就是资产配置之前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以前,我总是想告诉你现金30%,股票50%,商品20%这样一个比较清晰的配置结果,但事实上资产配置做不到这点,也不需要做到这点,你只需要在某一个时间,哪些资产你跑得好和跑得差就够了。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未来的一两个月,小票是能够跑赢大票的。但是也可以认为小票和大票都跌,只是小票跌得少一点。但是到我们这边只能做模糊的资产,有的时候模糊资产也做不好,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你不知道谁先起来,谁起来得更多。但是如果大票在山顶上小票在山脚下,这个时候你知道应该配小票,少配大票,这个是可以的。
黎海威:目前,中国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包括投资者结构上以散户为主。我的观察,虽然速度不快,但长期来说中国还是处于机构化过程,慢慢的主动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本质上来说你越开放、市场参与者素质越高、竞争激烈,钱是越来越难赚的。
但是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对量化投资还是黄金时代,因为市场从半有效到有效还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说我们一直觉得大盘比较好,或者小盘就不行。主要是要把泡沫挤掉以后,需要看到真实的成长性。
A股市场构成边际变化
对量化投资产生影响
张自力: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放,A股的投资者构成发生了变化。我们形成一国三地(沪深港)的环境,因为投资者结构方面正在变化,虽然占比并不大,但这个边际效应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黎海威:当然我们看到的首先是沪港通、深港通打开了以后,可以观察到两地都上市的股票的AH折溢价指数。虽然有一些基金在做套利,但是实盘效果不见得那么好,因为市场之间毕竟没有完全打通。但按照同股同权不应该有本质区别,长期看三个市场联动肯定会越来越强。
目前受到监管尺度的影响,跨境套利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着眼于未来,特别是从风险的角度,三地的传导肯定会越来越快,好比现在港股和美股关联较高,去年美股跌了之后对港股也是有影响的。另外,从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方面,A股信息披露比港股更快更透明。A股相对于港股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领先意义。我想这一块机会还是蛮多的。
张自力:我觉得一国三地的话,可能基本面量化还是比较靠谱的一个方向。就是说,我们在选股里面加上更多基本面的东西,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不知道林总你是什么看法。
林成栋:我有一个血的教训。这个很对,因为我们正好去年也做了港股量化产品,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当然这个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去年整个基金在亚太地区都不是很好,包括我了解一些做得很好的都拿了奖的去年也亏钱,所以特朗普上台那个月我们也亏了两个点,但是今年可能做得不错又回来了。亏钱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形势不好,第二个就是你说的,我们看到市场差异的问题。港股绝对不能去弄那些小的股票,没有业绩的肯定也不行。你会发现因为技术面的因子买了这些股票,你也会亏钱,这个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今年就表现得很好。
我觉得这个背后很重要的原因还是投资者结构不一样。很多A股都能交易的策略,但是在香港市场不行。我觉得还是回到基本面这个东西才有机会获取回报,这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国内量化的空间太大了,随着放开后高手进来,我觉得还是要保持与时俱进,可能我危机意识始终比较强。
人工智能投资
目前尚未有成功案例
张自力:我们今天讲量化投资新风口,我跟大家透露,去年冒了个险,我把自己的量化帽子给摘掉了,变成了人工智能,成立了人工智能投研中心,里面有三个部门,其中与北大光华合作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在招了8个博士后,专门研究投资的人工智能以及资产配置。
我觉得量化是比较初级的人工智能,现在投资界的人工智能,跟现在大互联网公司用的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区别,它只是一个数据的区别。两者相通的是思想或逻辑上的发展,如让机器辅助人或者代替人做决策。人工智能必然是未来一个很大的风口,怎么样从一个初级人工智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呢?
江少坤:前海开源基金成立时间不久,人工智能现在还没涉足。我的确在海外做了很久的CTA,但是做的这十多年里面我们还没有碰过人工智能。我看到比较成功的一些人工智能还是离不开多因子选股框架,最多再加上高频。
黎海威:我是2011年回国,虽然最近没有在国外,但是我自己理解人工智能在2005年之前是非常火的,但是后来沉寂了很久。目前人工智能重新成为热点和几个轰动性的事件有关,比如Google自动驾驶、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等。
人工智能策略目前仍然需要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则,很多时候是在监督或者半监督学习下才有可能效果较好,如果没有监督做不出来很好的结果。股市包含了整个人类社会所有的经济数据、监管政策、政治变化的预期,包括各种公开的、私密的信息都在里面,这个信息多维度混合在一起的时候,目前计算机进行区分其实完全是不行的。目前做人工智能最聪明的一拨人在美国,没有听说他们做出很好的业绩来。更多的人工智能应当是作为服务商如智能投顾更好一些,比如机器人理财的手续费相对低廉,可以给普通老百姓理财,而不是给你找阿尔法策略。
其实,人工智能选股策略有一个悖论,就是你需要负责理清了逻辑让机器去实现,但是如果理清了逻辑你可能做得不比它差甚至还更好。如果你是贝莱德或者其他大公司你可以试一试,小公司我就不建议花非常大的力气做。我觉得如果从公司的角度,做一些跟随策略(大公司有突破后迅速跟进)可能商业上更容易成功。
林成栋:我也说一下,我是中性态度。第一个就是张总说的,你怎么鉴定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机器服务人做一些决策,那这个没有问题。你看很多报道说高盛把交易员裁掉用量化、机器替代,这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人工智能是很复杂的,把人替代了做投资,不需要基金经理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即使是无人驾驶都是有规则的,线路都是定好的,但股市是需要监管的且可以改变规则,很难判断。而且有这么多的炒股人的构成,但我觉得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做投资。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我刚才谈了,就是刚才讲的大公司可以尝试。其实我们很早以前讨论过,私募不太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因为我们投不起,短期内也看不到回报。但行业内一些领先的公司做一些也未尝不可,说不定就做出来了。
刘富兵:我之前是不相信人工智能的,但是有一天有人说深度学习是不需要规则的,让我改变了想法。就是当人工智能不需要人为制定规则的时候,很可怕。我的想法是如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一些思想找到规律,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想得好,如果达到这种效果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对职业生涯很悲观,可能迟早有一天就跟诺基亚在苹果诞生后一样。但是目前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还需要大公司的探索。
张自力:我觉得交流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人工智能是有一个广义的和狭义的考量。如果像大家说的替代人工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困难的。不是说不可能,其实人工智能也是在模拟人的思考,神经网络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还是有希望。
我认为如果按照我的狭义人工智能定义的话,我没有那么悲观,在技术上,我不会上来就给大家画一个巨大的饼,但没有实际效果。我们马上就要发几篇学术论文出来,确实是利用了人工智能,虽然不是说用得那么极致,但是我们挑了几个软柿子捏,比如国债。所谓的软柿子就是驱动因素比较少。我们现在虽然没有交易,但是我们也有实盘跟踪,没有一次是亏的,很有意思的事情。 近期,也会把它作为一个学术成果跟大家分享。
还有一个领域可以参与的是CTA,我也认为是一个软柿子,CTA方面我们没有太多资源,因为公募基金实际上没有交易环境的,但是可以同其他机构合作。股票这东西牵涉太多,我们还在探索,在股票投资里做人工智能你需要关注一个非常非常窄的突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