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收益飙涨难掩尴尬定位 短期理财基金“小阳春”或难持续)
因产品定位模糊一度被边缘化的短期理财基金近期重现生机。多只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飙升的同时,部分基金公司也对旗下短期理财型基金展开了积极营销。但业内人士表示,在产品定位未得到科学优化之前,短期理财基金的“小阳春”难以持续。
短期理财基金重获青睐
3月下旬以来,伴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国债回购利率、银行间利率互换价格及同业存单利率的全线上涨,主投协议存款、同业存款、债券回购和短期债券等品种的短期理财基金收益率持续上扬。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市场上94只短期理财基金在3月20日至3月24日期间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7%,相较于3月上旬有明显提升。其 中,华夏理财30天债券B、华夏理财30天债券A和银华双月定期理财债券基金的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33%、5.1%和4.97%,在同类基金中 位居前三位。
持续走高的收益水平,也点燃了基金公司的运营和宣传热情。华安基金3月24日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华安季季鑫短期理财债券基 金2017年第2期的集中申购期为2017年3月30日至2017年4月6日;博时基金则在更早些时候发布公告称,旗下博时月月盈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于3月 16日至3月17日,开放第4个运作期的申购。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通常在出现可预期的货币短期理财“黄金窗”时,有丰富经验的基金公司会立即启动短期理财产品运作,帮助投资者“团购”银行间高息定存收益。
与此同时,包括华夏、华安、博时、汇添富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或通过广告投放、或直接在网站首页置顶宣传,对旗下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财基金进行持续营销。
产品定位亟待厘清
虽然一度归于沉寂的短期理财基金重新获得市场关注,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此类产品的规模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 月底,共有22只短期理财基金的规模超过20亿元,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建信双月安心理财B、工银14天理财债券发起B和嘉实1个月理财债券A的规模分别高 达233亿元、111.6亿元和87.5亿元。而在排行榜的另一端,还有21只基金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苦苦挣扎。
部分理财专家在给出短期理财基金的选择建议上,往往将规模这一标准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规模较大的理财基金在协议存款上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此外,基金经理在应对赎回压力时也会比较从容,不至于影响基金的正常运作。
这或许是导致短期理财基金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格局的原因。但对于那些规模持续不见起色的短期理财基金而言,有市场人士指出,问题可能出在产品定位与特征的错位上。
“从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层面来看,货币基金投资的债券平均久期是120天,短期理财债基投资的债券久期可能会稍微长一些,因而对应的收益率稍微高些,但最 多可能就差10个BP。许多短期理财债基甚至有3到6个月的锁定期,在流动性上肯定不如货币基金,而与一些业绩优秀的货币基金相比,它们的收益率也不见得 有吸引力。”广州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指出,经历了股债的双双调整后,短期理财基金由于其阶段性高企的收益,正成为当下不少基金公司争夺机构及银行新客户的新利器。不过,在产品定位未得到科学优化前,短期理财基金的“小阳春”仍难以出现。
从解决的方案来看,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介绍有两个方向可选:第一,定位“类储蓄替代”,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有限且可控,但收益更高的理财产 品。解决的办法之一是放开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范围,使之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水平;第二,定位“定制理财”,针对细分市场,设计为给大额资金的定制流动性管 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