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家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是干什么的
9月23日,第四批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投教基地”)授牌活动在北京举行。从第一批国家级投教基地授牌到现在,已经跨过了7个年头;如果算上前期政策和技术准备时间,则已经跨过了8个年头。
目前,国家级投教基地共有71家,省级投教基地共有128家。从2016年至今,国家级和省级实体投教基地累计接待数十万人次;国家级互联网投教基地累计访问者达数亿人,省级互联网投教基地累计访问者以千万人计。
那么,这些投教基地发挥了哪些作用?花费诸多人力物力财力,给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生态优化带来了哪些促进效应?
总体看,投教基地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创新性的基础设施,发挥了服务广大中小投资者,提升投资者法治意识、市场理念、市场参与能力的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软实力的形成和累积。
首先,投教基地是广大投资者的“出发站”和“加油站”。
所谓出发站,是指每一个新入市的投资者,都要从“投教”这个起点出发,接受必要的培训。投资者只有掌握市场基本知识,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和风险识别能力,构建起“投资基础装备”,才能参与变幻莫测的市场。投教基地体系建立后,拓展了投资者学习投资知识,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运行趋势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素质。
所谓加油站,是指已入市的投资者,也要在“投教”这个平台上继续学习。从长周期来看,不但市场本身在变化,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形势、上市公司治理、市场监管规则、产业周期等也在变化。这些都可能对投资活动造成影响。
随着以注册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信息披露、退市等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和即将开市的北交所,股票涨跌幅限制已经或即将放宽;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显著加大,退市机制的刚性更强等。同时,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新特点,带来新挑战。投资者务必加强学习,持续提升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二,投教基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服务站。
截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突破1.9亿,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达97%。可以说,资本市场良性运行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必须从源头抓起:既要建设好市场基础设施,又要引导教育投资者理性参与。而由监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授牌,由合格主体按照规范的标准、以公益方式运营投教基地,让投资者学习充电更方便、更有效,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创举。
目前,承办投教基地的核心主体是证券期货行业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交易场所、有关协会等,还有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高等院校、实体企业、政府部门等。这些主体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以公益方式建设投教基地,为广大投资者服务,是回馈社会最好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投教基地的公益性质与高标准是统一的,监管部门对基地运行情况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和考核,促进各基地发挥应有功能;还将在充分评估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投教基地建设和管理措施。
第三,投教基地也是市场积极力量的集合站。
建设好资本市场,须坚持依法治市和以理念引导相结合。从依法治市来讲,一靠高质量的市场主体,包括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理性的长期投资者、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二靠高效的监管和执法体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管的要管住,该放的要放开,看不清楚的要多研究,通过实践找出市场化、法治化的解决路径。如近期成立的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将增强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的合力。
从市场理念引导和建设来讲,不单要靠资本市场体系内的力量,也要动员和激发资本市场之外的力量。投教基地不应仅是投资者光顾的场所,也应当是向全社会展示资本市场成就、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场所,应当成为资本市场联系社会各界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投教基地,让更多的社会成员了解资本市场逻辑、知晓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功能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共识,市场建设的氛围就会更好,改革的效率就会更高,市场建设的成效也会更显著。
国家级投教基地是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务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功能建设和运营管理目标,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有实效的教育和服务,发挥排头兵作用。省级投教基地同样要高标准,但应更注重本地化需求,打造差异化优势;要用好国家级投教基地的资源。要构建好投教基地体系,丰富投教和服务内容,增强其纽带桥梁功能,使之成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提高软实力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