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退保黑产”落网 诈骗保险佣金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去年以来,保险行业与公安经侦部门通力合作,在打击保险犯罪、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一定成果,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利益。尤其是在打击“恶意代理全额退保黑色产业链”(下称“退保黑产”)方面,破获多起案件。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一条“退保黑产”落网的消息,随着64名被告人被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保险“内鬼”精心策划的一起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的诈骗佣金案件浮出水面。

  2020年4月,上海某保险经纪公司发现客户集中投诉退保中存在蹊跷。经过侦查,警方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余某等数十人。2020年11月,余某等首批64名被告人被提起公诉。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已有43名被告人获判。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该起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表示,这是一起特大团伙性骗取保险公司佣金系列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退保黑产”诈骗保险佣金的犯罪链条逐渐清晰:有人负责整体谋划,有人负责具体操作,有人提供资金,有人提供身份信息和账户……保险公司遭遇集中“退保”危机背后,犯罪链条上的这群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这起案件的细节显示:2019年下半年,在保险经纪公司上班的周某,为了提成和奖金,向所在经纪公司合伙人余某的妻子陈某借钱,让其母亲老雍假意购买保险。2020年上半年,周某又要求老雍打电话投诉退保,拿回了保费。值得注意的是,老雍投保之后,保险公司就将销售佣金支付给了周某、余某所在保险经纪团队。即便以较低的佣金水平30%计算,该保险经纪团队也可从保险公司拿到6万元的提成,实际可能更高。

  一通操作下来,一条诈骗保险佣金的犯罪链条已逐渐清晰:保险经纪团队利用“帮保险公司销售产品,从中赚取佣金”的职务之便,伙同亲朋好友及熟人虚假投保,再集中退保,骗取保险公司佣金。这便是保险业“内鬼”预谋骗取保险公司佣金的最大动力所在,也是保险公司严厉打击“退保黑产”的根本原因。

  值得深思的是,这类并不十分高明的诈骗手段,为何一再得逞,直至造成近千万的重大损失?

  一位保险业务员告诉记者,保险经纪行业有一个行业潜规则,名为“自买单”,即业务员为业绩达标而采取的一种行为。通常情况下,“自买单”要么真实投保、不进行退保,要么事后退保、不收取佣金。然而,随着近年来“恶意退保”风气盛行,“自买单”逐渐演变成一种收取佣金且恶意退保的“退保黑产”,成为保险业内外勾结骗取佣金的“内鬼”。

  在走访调研中,该起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还发现,进入保险经纪公司当业务员的门槛其实很低。在本案中,余某等人安排他人利用假身份入职或者挂靠保险经纪公司,以便操作虚假投保事宜。而部分公司内部职工即使知情也视若无睹,甚至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在这一犯罪链条中,不仅有虚假投保人,还有“虚假业务员”。

  针对上述问题,浦东检察院提出多项建议。包括:严格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业务员的身份审查,清查借用他人身份挂靠业务的情况,完善保险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制定覆盖退保全过程的制度和操作规范;告知保险消费者“恶意退保”可能会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定期排查,及时中止异常退保情况;充分告知投保人保险合同内容,协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理念等。(记者 韩宋辉)

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声明:凡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赞同其观点,中国证券报金牛投资者教育基地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