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姜洋: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发展

记者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11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建议,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开放发展。

  姜洋说,从国际经济发展看,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当初工业化过程中利用了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机遇,创建了定价中心,形成了它们在全球定价的影响力。姜洋还以原油期货等多个期货品种为例介绍了中国期货市场开放发展,但总体上开放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如果不开放,即便拥有再大的商品量也形成不了国家实力。在不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大宗商品进入本国,也只是一个单一效应。它虽然满足了生产需要,但满足不了在金融上定规则的软实力需要。”姜洋表示,推进开放首先可以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始,提供定价基准、降低交易成本、管理风险、加快往来,推广成熟业务、技术和服务,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在推进过程中,物流系统为以后大宗商品的交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姜洋表示,对开放的观念也仍需加强。姜洋强调,如果在大进大出的机会中,不抓紧定价中心的机会,就会失去机会。“作为一个大国,没有定价中心是不应该的。”

  具体来看,姜洋认为,一是国家政策要考虑充分发挥目前已经在沿线国家扎根的生产贸易企业优势。二是在沿线国家设立交割仓库,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融合。三是进一步吸引沿线国家投资者进入。

  此外,姜洋建议尽快出台《期货法》。“在调研过程当中发现,境外投资者最担心合规经营通过不了。同时,参与到市场后,如果有很多民事纠纷应该怎么解决。《期货法》涉及整个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包括了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