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州大数据拥抱上海金融界 区域合作开启“二次掘金”时代

王小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5年12月15日,云上贵州·数据资源招商推介活动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举行,贵州省政府带领贵阳市、黔西南州、贵安新区以及三大运营商,在现场各自推介自己的大数据产业优势。台下的200多位听众,大部分是上海金融机构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负责人。大数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契机。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金融中心,几乎囊括了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金融交易所、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所有金融市场要素。每一次金融改革,上海都在最前端。而贵州作为在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的省份,是我国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率先启动了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贵州已经建好了大量数据中心,而上海金融行业转型,有大量数据需要储存和重新梳理,两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区域,在大数据和金融领域开展的合作,令业界充满遐想。   

  互联网金融   

  强势冲击传统金融业   

  在刚刚过去的“双12”,支付宝推出首个全球狂欢节,吸引了包括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港澳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家商户参与,涵盖夜市、免税店、百货公司、餐馆、酒吧等多种消费场所。一部手机,行遍天下。互联网金融带给传统金融业的冲击,从线上到了线下。   

  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改变了金融客户的行为习惯,使交易信息透明化,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传统银行也从传统业务方式向网络、移动业务转变。   

  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截至2014年中期的电子银行客户数量已经突破10亿户大关。其中,仅工行一家的电子银行客户就达3.15亿户。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第三季度末,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移动业务涨幅明显。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71.38亿笔,金额553.07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82.12亿笔,金额432.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8.39%;移动支付业务45.42亿笔,金额18.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69%和194.86%。   

  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13.08亿笔,金额12.8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72%和102.21%。   

  近两年,各行各业都将注意力转向互联网金融。11月29日,贵州本地房地产上市企业中天城投公告称,将加码投资3500万元,实现对旗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的绝对控股。   

  房地产商拥抱互联网金融在业界已成潮流。此前万科借道淘宝、腾讯进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平安好房与绿地、世茂等房企结盟,推出地产众筹等金融产品创新。业界预期,金融或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创新方向。   

  “要变被动为主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改变传统金融脱媒的现状。否则,在整个价值链和服务链上,传统金融业将被压缩得越来越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金融企业应该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对客户进行个性、定制化服务。   

  数据大增长   

  储存成本成金融机构痛点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互联网金融经营收入近2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越来越丰富的金融形式,也意味着数据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小米公司总裁雷军在参加贵阳数博会期间曾表示,小米公司目前储存的数据达100PB之多。   

  据相关专家预测,一般的企业每年的数据储存量都要增加1倍以上,如何控制储存成本也是一大难题。而为了保障安全,数据中心的地质条件也很重要。   

  “贵州这个数据招商推介会开得正当其时。”上海一金融机构负责人说,上海金融机构数量庞大,数据资源的增长量也非常大。不论是出钱自建还是租赁服务器来储存这些数据,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贵州现在已经有建成的金融中心,再加上自然条件适宜,可以大大降低储存成本。   

  “贵州海拔相对较高,年平均气温14.2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好,数据中心散热可以直接换新风。同等条件下,数据中心可以比南方其他地区节约10-30%的用电量,一个标准机架每年可以节电3万度左右。”贵州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水煤结合”、“水火互济”的能源特点使得电力充沛、稳定,而且价格低廉。   

  今年6月26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贵州贵安新区正式签订云中心战略。华为总裁任正非向贵州省政府表示,华为不需要优惠政策,他们的数据中心运行节省的费用就是利润。据估计,华为云数据中心正式运行后,一年节省的费用超过1亿。   

  “我们在贵州的数据中心采用的是智能新风技术,而在内蒙的因为空气较差就不能采用这种节能技术。”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总经理上官亚非表示,中国电信因此将贵州信息园定位为集团云计算的“南核”,并为之打造了国际等级最高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作为集团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阵地。   

  上海企业也在贵州发掘商机。9月21日,上海柯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落户贵阳,在贵阳设立分公司生产SIM卡、移动支付卡等互联网金融端产品。11月底,国内领先的金融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上海贝格计算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与贵州贵安新区签订协议,共建贵安大数据小镇。   

  深挖数据价值   

  开启“二次掘金”时代   

  “银行业是最早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行业,他们探测、收集、整合企业信息的能力是无人匹敌的。传统金融机构事实上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资源远远超过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贵州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招揽数据资源,一方面是进行“冷”储存,而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数据进行“二次掘金”。   

  有专家指出,目前正处于“互联网+”产业升级的第二阶段,即让线下产业迅速实现数据化。在线上、线下全产业实现数据化的趋势下,数据在产业链下游甚至跨界产业流通,并创造巨大价值。   

  事实上,大数据交易在贵州已经不是新鲜事。今年4月,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在贵阳挂牌成立,目前已经完成了上千笔交易。而作为该交易所初始股东之一的九次方大数据,于11月21日完成了两轮融资,总计融资7亿元人民币,估值达到30亿元。   

  大数据的最大价值是能够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中国电信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商、承载中国70%的互联网内容、70%的国际出口带宽和70%的政府企业信息化系统,这些运营数据就是我们的资源。”上官亚非说,贵州信息园不仅能为金融企业提供基本的数据储存、清洗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将电信掌握的数据资源与客户共享,通过数据融合,实现“二次掘金”。   

  贵州电信自身也在“互联网+金融”上做了有益尝试。“我们有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和质量的智慧信贷平台。也在通过保险信息化促进保险费率深化改革,通过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征信市场提供风险防控保障。”上官亚非介绍,电信已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金融云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金融行业专有云的部署和租赁服务以及量身定制的云计算服务。       

  贵州移动也与中国银联、建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贵阳银行等共同打造了贵州省通信与金融企业合作的新模式,融合了多应用SIM卡与银行卡账户形成“一卡通”账户,实现银联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还为用户提供手机通信、现场非接触支付和远程支付、校企内部考勤等多种应用。移动还打造了大数据金融风控系统“微积分”,为保险、银行等金融客户提供风险防控、预警等服务,降低业务风险。       

  业内指出,大数据的前景远超想象。谁拥有数据谁就获得了话语权。通过数据挖掘,就能开展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上海大金融联手贵州大数据,将激发出的商业模式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