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全球股市大幅波动,最新股价止步0.87元的*ST海润,成为A股市场上自2006年以来的首只“仙股”(即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
在新三板市场,“仙股”却不鲜见。记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收盘,股价低于1元的新三板股票多达274只,包括13只创新层股票。
分析下来,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管理混乱是大多数新三板 “仙股”的病因,比如ST展唐、ST明利、ST行悦等让投资者懊恼的“黑天鹅”事件主角。但也有“伪仙股”,比如宏发新材、泰和股份、津同仁堂等处于IPO上市辅导期的公司。
“黑天鹅”事件后的“仙股”
ST展唐、ST明利、ST行悦……至今,这些新三板“仙股”仍令投资者“望而生畏”。
于2015年11月陷入债务风波后,ST展唐很快在2016年1月成为新三板第一家“暂停营业”公司。2016年7月,股价最高曾达13.8元的ST展唐,被以每股1分钱“甩卖”给福特资产。2017年12月,公司称变更主业为“开展网络司法拍卖的辅助工作”。
对于ST展唐的126户股东来说,总算度过最黑暗的时刻了。但持有ST明利、ST行悦的数百名股东仍处于煎熬中。
被称作新三板做市“第一仙股”的ST明利,曾是新三板最活跃做市公司之一,高峰期曾有34家做市商,股东数从最初2户飙升到613户。但“大厦”瞬间坍塌,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降32.68%、57.21%。同年12月15日,公司重组失败复牌后股价暴跌47.50%,并最终于21日跌破1元。2月8日,该股票收报0.62元。
ST行悦“黑天鹅”事件发生得突然,这是第一家市场报价1分钱的做市公司。2017年6月到7月,公司接连爆出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额预付账款不能收回、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坏消息。2月8日,ST行悦收报0.22元。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曾有超过16家做市商,但去年9月1日却因做市商少于两家而被全国股转公司勒令暂停转让。做市商可以跑,该公司814户股东却难以脱身。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274只新三板“仙股”中78只的股东数不低于100户,其中海航冷链、鑫庄农贷股东数分别是1025户、1002户。10只“ST”仙股中,9只的股东户数都超过100户。
对这些新三板“仙股”进行扫描,不难发现经营不善、业绩不佳是主要病状。从2017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来看,除两只未披露当期财务数据外,131只新三板“仙股”利润处于亏损状态,141只盈利呈下滑趋势。其中,ST明利亏损最多,达9783.21万元,另有17只亏损额超千万。
公司治理混乱、高管违规违法等是大多数“仙股”公司另一个通病。数据显示,“仙股”中52只曾被全国股转公司乃至证监会处罚。具体来看,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还算小问题,更有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违规资金占用、违规交易、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等重病。2018 年以来,京西创业、百川锁业、睿哲科技、易所试等公司已被处罚。
需要看到的是,随着新三板市场监管不断加强,主办券商作为最主要的“看门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些有潜在风险的公司被“揪”出来。比如公准股份。该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收5.99亿元、盈利5044.21万元。但早在2016年9月,华安证券就提示风险,“公准股份的经营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在主办券商提示风险的情况下,公司股东数仍从2016年底的238户增到2017年6月底的317户。2017年11月,公准股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公司股价开始“跳水”,到今年2月8日收盘跌至0.84元。
部分股票成“仙”只是“懒”得涨
有意思的是,一些业绩看起来不错、也不曾被监管层处罚或有其他“污点”的新三板股票也在“仙股”之列。
以2017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2月8日的274只新三板“仙股”中,有49只去年上半年盈利额在500万元以上,其中更有26只盈利额超过1000万元。
去年上半年,津同仁堂、商汇小贷等公司的盈利额超5000万元。津同仁堂当期营收2.95亿元、盈利5759.70万元,盈利额同比增速84.27%。这么一家新三板公司截至2月8日的收盘价只有0.34元。
津同仁堂或许只是“懒得涨”。该股票自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以来,实际交易日仅12天,至今只有4户股东。最近一次交易是在2017年4月10日,以1元/股成交330万股。去年11月8日每10股派6.6元的权益分派实施后,津同仁堂股价从1元“跌”至0.34元,走入“仙股”之列。
显然,津同仁堂空有“仙股”之名,实为“潜力股”。2016年12月23日,该公司宣布“进入上市辅导阶段”。上证报记者发现,这样正在冲刺IPO的所谓“仙股”,还有宏发新材、泰和股份、城市纵横、赛耐比等。这样的“伪仙股”股东户数不多,股东数最多的城市纵横也才25户,宏发新材只有3户股东。
在2016年5月底新三板类金融公司监管制度推出后,投资者对小贷股愈发谨慎。去年上半年盈利额达5120.95万元的商汇小贷,截至2月8日收盘价只有0.95元。这样的小贷“仙股”还有8只。上证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月8日的12只金融业“仙股”中有9家小贷公司,其中7家2017年上半年盈利额超800万元。不过,鑫庄农贷仍颇受投资者欢迎,其股东数从2016年6月底的938户增至2017年6月底的100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