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晓晴 广州报道
11月29日终盘,新三板做市指数定格在994.47点。
这也是步入11月以来报收在千点以下的第11个交易日。当天,做市企业成交量更是陷入冰点,仅录1.05亿元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1.60亿元相比,环比再度下跌超过三成。
此前一天,包括博华科技(831198)、时光科技(833857)、速达股份(833293)等在内,当天就有7家挂牌企业宣布从做市转为协议转让。
“目前监管部门三类股东问题仍没有放松。”11月29日,在挂牌企业密集逃离做市背后,中山证券做市部总经理周文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外现在的环境下,做市交易无法体现挂牌企业的公允价格。”
挂牌企业“逃离”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仅11月以来,累计已有32家挂牌企业选择逃离做市。11月28日,时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关于股票转让方式由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的申请已经股转系统批复同意。
11月29日,时光科技董秘卿福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新三板流动性不足,交投不活跃是大多数挂牌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当然,企业由做市转协议背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由于做市涉及做市商,因此,公司需要与每家做市商进行沟通和谈判。只有全部做市商都同意之后,公司才能申请转为协议转让。”
据了解,时光科技于2015年10月20日登陆新三板交易。
不过,针对做市转为协议交易之后,做市商库存股票如何处理的问题,卿福平当天则表示不便透露。“一般来讲,回购价格较二级市场价格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上浮。具体要视情况而定。”对此,一家做市商交易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正如周文地所言,不少做市企业退出转为协议转让背后,亦有出于控制三类股东人数的考量。
截至目前,监管层对三类股东的要求从未放松,其中,以新三板公司中含有三类股东的公司较多。有对意进行IPO的挂牌企业而言,至今为止仍未有一家不能接受穿透式审查的公司因为三类股东而成功过会。在政策还未明确的情况下,存在三类股东的新三板企业,他们如果要IPO将付出较大的成本。
11月22日,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公开表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主要与交易机制、市场分层和企业存在三类股东的问题有关,其中尤以三类股东问题最受大家关注。
邓映翎介绍,目前,三类股东在新三板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中,占比在8%左右。三类股东在新三板市场的比重看似不大,但是他们投资的都是新三板最好的公司,这导致新三板企业IPO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
做市指数低迷
与此同时,在挂牌做市企业密集逃离背后,新三板做市指数已经超过十个交易日在千点以下徘徊,成交也是日渐萎缩。这一状况无不反映出了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的惨淡与低迷。
11月29日,深圳一家券商研究员直言,市场长期低迷使大量市场主体丧失信心,因此大量公司特别是优质公司纷纷于年内摘牌或转协议。
譬如,时光科技最近一次交易发生在2017年7月5日,当日成交1.70万元,最新报价5.69元。公司总股本1.02亿股,流通股本7166.32万股,最新市值5.78亿元。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194.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41%。
同样,博华科技也宣布从11月30日起做市转为协议转让。二级市场上,博华科技有交易的纪录中,9月以来,尚没有一个交易日成交超过了500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随着新三板市场扩容至万家以上后,新增挂牌企业数量明显放缓,相比之下企业摘牌的数量却激增。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缺失及政策迟迟未落地, 三板市场定价与融资功能吸引力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挂牌企业中,因业绩不及预期或信批不规范等而被终止挂牌的企业屡见不鲜。对此,一家私募投资机构人士称,在此背景下,新三板市场已逐步丧失自主的地位成为最大 Pre-IPO资源池、A 股企业并购标的池,与最初设立的初衷相去甚远。
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判断新三板市场不具备出现快速、剧烈“回归”的基础,理性调整将成为常态。
短期内,私募做市和大宗交易是可能落地的制度红利;长期内,只有在创新层再度调整且相对稳定后,精选层或者创新层内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才有望逐步推出。
作者:何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