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截至2017年6月7日,日常消费行业企业申报IPO上会10家,过会10家,过会率100%。2016上会11家,1家未通过,过会率90.9%,两年综合过会率95.45%。该行业是过会率最高的行业之一,但由于其销售收入占比过高、产品替代性强等特点,广证恒生对自2010年以来的27家未过会企业(14家有审核意见)反馈意见做出详细梳理,为各企业提供IPO申报中的参考。
发审委审核意见显示,影响日常消费行业的原因主要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由于日常消费行业对市场需求及政策依赖度较大,产品替代度较高,产能消化的不确定性、市场份额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产品结构与经销商的改变为其持续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披露作为第二大关注点,应着重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与财务状况、重要关联交易的信息的披露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申报IPO的日常消费行业企业除了关注证监会审核主要关注方面外,更应对症下药、提前摸排自身潜在风险点,为顺利实现IPO打好基础。
1. 食品饮料与烟草企业IPO被否数量最多,占比77.8%
1.1日常消费行业IPO审核高过会率, 2017年为100%,2016年为90.9%
日常消费行业截至2017年6月7日上会10家企业,过会10家,其中香飘飘在2017年5月16日暂缓表决后,于6月6日审核通过,过会率达100%。在板块过会率方面,1家创业板2家中小企业板,7家主板企业通过,1家主板企业暂缓表决。2016年上会11家,过会10家,过会率90.9%。在板块过会率方面,2016年11家过会企业中,7家主板企业通过,3家中小板企业通过,1家主板企业(丸美股份)未通过。2016-2017年两年平均过会率95.45%。
1.2 日常消费行业未过会企业中食品饮料与烟草企业最多,占比77.78%
自2004年以来日常消费行业共计未通过IPO审核27家企业,其中2010年以来14家公司的反馈意见可查(2010年至今共有20家企业审核未通过)。在未通过的27家企业中,食品饮料与烟草共有21家,占比77.78%,食品饮料与烟草企业需及时自查,提前做好准备。
2014至2016年未通过IPO审核的企业中,有3家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企业,1家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1家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Ⅱ企业,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企业占比60%,占比有所下降。由于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申报IPO企业基数较大,其被否企业数量占比亦较大;2016年以来截至2017年6月9日总共有21家企业申报IPO,申报企业中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共计15家,占比71.43%;相关企业须做好自查工作,顺利推进企业IPO计划。
2 监管重点关注产能消化、市场份额和消费市场变化影响日常消费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2.1持续盈利问题占比38.10%,为监管关注重心
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结果,截止至2017年6月7日,日常消费行业所有未过会企业的总数为27家,其中证监会给予未过会原因的详细说明的企业共计14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全部证监会给予明确说明的企业,从会计核算、关联关系、持续盈利、内部控制、操作规范、任职资格、规范运营和信息披露八个方面对证监会给出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在2017年之前,被证监会质询频率最高的问题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总共被提及8次,占比38.10%,其次为信息披露,提及4次,占比19.05%。
未过会企业详细情况如下表:
2.2 产能消化、市场份额及市场环境的改变为持续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持续盈利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能力等。企业持续盈利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能力等。持续盈利问题作为日常消费行业IPO第一关注对象,14家未通过的企业中有8家企业提及,占比57.14%,其中6家为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2家为家庭与个人用品企业。
产能消化的不确定性是日常消费企业在IPO审核中需特别关注的方面之一,投资新产品或者扩大产业线都将带来大额资金的投入与大规模的产销,由于日常消费行业可替代性强,竞争较为激烈,扩大产能之后能否对产能进行消化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证监会对财两行业企业募集资本投产新产品的企业提出特别问询。对恒源股份在其竞争对手瑞贝卡已分别于尼日利亚、加纳建成1500万条化纤大辫生产线和1000万条化纤大辫生产线,且公司在非洲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基础上,募投年产600万件化纤制品生产线项目后所带来的新增产能的消化的不确定性;对溢多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酶制剂产品生产能力将大幅增长,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对小西牛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鲜奶的日处理能力将由目前的55吨增加至300吨,消化新增产能将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是否能保持较低的销售费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市场份额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亦相关企业需特别关注,日常消费行业销售收入占比较大,公司的销售区域的变化、市场占比的降低、市场政策变化对销售额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证监会对于行业地位与行业环境发生变化的企业进行问询。在市场份额下降方面,对金博士保护期结束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主要销售区域销售下降;对恒源股份在非洲、北美和国内市场市场份额下降;在市场环境的变化方面,对广州酒家主要营收来源月饼受“三公消费”政策影响,公司营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产品结构与经销商的变化方面,作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行业,日常消费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产品的销售,产品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产生影响。因此证监会对康地种业由棉花加工转为种子生产、销售业务,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提出问询。在经销商方面,作为销售的重要一环,对于以经销商为主要经销方式的公司来说,经销商的数量直接决定销售收入。因此证监会对海欣食品经销商数量大幅下降提出问询。
2.3 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完整性受关注
14家公布审核意见的公司中共有4家存在信息披露问题,占比28.57%,其中3家为食品、饮料与烟草企业,1家为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Ⅱ企业招股说明书作为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的主要途径,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准确。根据《办法》中第四章信息披露和《创业板办法》第四章节中的相关规定,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是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不论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凡是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当予以披露。所以证监会对信息披露存疑主要表现为对公司公布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把控。
相关经营活动与财务状况的披露方面,公司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是对公司最直接的反映,因此证监会对广州酒家未能结合现金流测算就你公司未来新增投入销售费用及其他资金使用计划,说明需要增加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丸美股份经销模式下的具体经营情况未进行披露进行问询。在财务状况方面,京客隆未披露平江汉昌建筑公司、岳阳辉轮贸易公司和深圳诚德商贸3家大公司的采购金额未进行披露进行问询。
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方面,关联方交易信息的披露对于给投资者提供信息,做出合理投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公司应按照重要性与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具有影响来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合适的披露。因此证监会对胜景山河胜景山河未披露与其重要客户明明德商贸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丸美股份是否与美妮美雅是否与存在关联关系提出问询。
2.4 29.56%日常消费企业涉及关联关系和内部控制问题
除了持续盈利与信息披露外,关联交易与内部控制也是日常消费行业IPO审核所关注的重点。14家公布审核意见的企业中,各有两家企业存在关联交易与内部控制的问题,占比14.28%且都为食品、饮料和烟草行业。
关联关系规定发行人应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并按重要性原则恰当披露关联交易,因此证监会对胜景山河未披露与其重要客户明明德商贸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鲟龙科技与公司股东资兴良美的交易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提出问询。
内部控制则要求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因此证监会对海欣集团任命不符合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的郑庆昌长期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未能依法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和相关内控制度;丰科生物以自然人银行账号代收销货款,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进行问询。
结语
日常消费行业在IPO申报中企业基数居中,但是整体过会率表现最好的行业之一,2017年过会率更是达到了100%。通过对日常消费行业历年来27家(14家公布了审核意见)未过会企业的审核意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日常消费行业IPO审核的主要为持续盈利与信息披露。在持续盈利方面,应该关注产能消化的不确定性、市场份额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产品结构与经销商的变化。在信息披露方面,应该注重对与公司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关联交易有关的信息的披露。通过对其未过会原因的详细梳理,不仅为日常消费行业的企业提供有参考的价值,也为其他行业在与终端消费市场结合的经营方面中排查问题提供了借鉴。
综合来看,IPO审核中持续盈利能力为审核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广证恒生推出的系列报告,相关企业在申报IPO前可做好充分准备,了解自身不足,做好自查工作,以顺利推进企业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