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小贷公司已有2家摘牌1家或拟退出,另1家被爆资金链断裂
净利下滑、仙股、摘牌、跑路,挂牌新三板小贷公司的种种“异象”亦或是整个行业的真实写照。
截至昨日,已有25家(占总数六成)新三板小贷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报。第一网贷小贷大数据系统显示,这25家小贷公司总体主要指标全部下降,共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营业利润6.72亿元、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2.8%、24.07%、26.79%。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多家小贷公司年报发现,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小贷公司对业绩下滑的解释不外乎四大主要原因:一是大额计提风险准备金,二是贷款平均利率降低,三是贷款规模减少,四是政府补贴取消。
去年佳和小贷、三花小贷相继终止股票挂牌,今年3月份通源小贷公告拟申请终止挂牌;同月,昌信农贷更是被爆出资金链断裂,实控人“失联”的消息;做市转让的9家小贷公司近半跌成仙股。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小贷行业已陷入艰难处境,一些小贷公司继续选择留守新三板,或许更多是出于维持信誉度和品牌宣传的考虑。
警报已拉响
小贷行业在煎熬中度日
目前,已有25家挂牌新三板的小贷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报,占到总数43家(不含3家摘牌或准备摘牌)的六成,其业绩基本代表了新三板小贷公司的生存现状。
第一网贷小贷大数据系统显示,这25家小贷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总资产等主要指标全部下降。这25家小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营业利润6.72亿元、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2.8%、24.07%、26.79%。从净利润指标来看,有7家小贷公司净利同比增长,仅占总家数的28%。泰鑫小贷净利同比降幅高达230.76%,棒杰小贷、海博小贷、商汇小贷净利降幅均超50%,分别为63.346%、61.6%、56.37%。由于业绩基数较低、计提损失大减、追回账款的原因,黔中泉净利大增1181.17%。信源小贷、银信农贷、永丰小贷的净利增幅分别为27.57%、11.66%、10.53%。
实际上,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小贷行业主要指标增速已在逐年下降,如贷款余额从超过20%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负增长。2016年全国小贷行业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贷款余额、贷款额五大指标环比逐步下滑,呈现季季全面负增长。其中,机构数量季度环比分别减少43家、57家、69家、68家,从业人员季度环比分别减少979人、1166人、2553人、3765人,实收资本季度环比分别减少33.89亿元、46.2亿元、72亿元、73.3亿元,贷款余额季度环比分别减少31.41亿元、16.1亿元、71.2亿元、20亿元,去年全年贷款减少1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