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新三板已成为我国挂牌公司家数最多的证券市场,挂牌公司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半数来自制造业。不过,报告提到,在呈现高成长性、高包容性等特征的同时,新三板市场也在市场、技术、财务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面临较高风险。
新三板挂牌企业总市值比2013年增长40余倍
28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6)》同步发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介绍,自2013年新三板全面扩容以来,挂牌企业数量成倍增长,总市值、总股本连创新高,股票发行与交易量大幅度上涨,换手率和市盈率持续攀升。
“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新三板,截至2015年年末,挂牌公司有5129家,是2013年的14倍、2014年的3倍;总市值接近2.5万亿元,是2013年的44倍、2014年的5倍多;去年融资216.17亿元,是2014年融资金额的9倍多、2013年的121倍。”
张跃文表示,这种增长态势在今年得以延续,挂牌公司目前已经达到约8800家,预计今年年底将突破1万家。
张跃文介绍,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是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广,但区域分布不均,东部省市企业挂牌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市,在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北部挂牌企业数量处于劣势。从行业看,制造业占据半壁江山。
报告提到,目前定增是新三板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债券融资。随着融资工具的不断创新,优先股、可转债等金融工具将会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报告称公司规模小等推高新三板市场风险
报告以及出席论坛的多位研究人士指出,与A股市场相比,新三板具有高成长性、业务体系便捷高效、风险较高等特征。
一是高成长性。报告指出,股转系统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在挂牌公司家数、总市值、总股本、股票发行和交易等方面都实现了超高速增长,是一个高成长性的资本市场。
二是便捷高效的业务体系,符合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的特征。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认为,新三板符合“破坏式创新理论”,专门为中小型企业服务。挂牌业务流程简单高效,挂牌步骤少,机会成本小,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挂牌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是更强的市场包容性。报告显示,新三板市场实行低门槛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了挂牌难度,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企业“鱼龙混杂”。
四是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准入和证券发行、交易和监管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制度框架,刘平安表示,这样企业的“优胜劣汰”更容易由投资人、市场自主作出选择。
五是挂牌综合成本低。“挂牌费用低,维护费用也不高,通常地方政府还给予补贴。”张跃文说。
但上述特点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新三板市场存在较高风险。报告显示,挂牌公司规模小、市场发展初期制度安排不到位以及投资人投机行为严重等,导致新三板市场在市场、技术、财务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面临较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