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道明光学:打造以薄膜新材料为核心的平台型企业

罗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走进浙江永康道明光学的企业文化展厅,一卷卷色彩斑斓的反光材料整齐地竖立在地面,宛如长卷轴一般,记载并见证着公司技术创新历程。作为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并自主掌握高端微棱镜型反光材料生产全套工艺和技术的企业,道明光学始终坚持“技术立身”,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如今已形成了以反光材料为主、光学显示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为两翼的产业格局。

  近日,“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江浙沪”系列活动道明光学专场在浙江永康举办。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调研了道明光学,从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多维度深入拆解公司成长之道。

  多领域协同发展

  道明光学成立于2002年,最初是一家专业从事反光材料为主的生产企业,于2011年上市。公司对“人、车、路”全系列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完成核心原材料的自给自足,产品线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拓展了铝塑膜、显示光学膜及PC/PMMA复合板材、石墨烯膜等新型功能性薄膜材料,成功延伸切入至新能源汽车、新型光学显示及消费电子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以薄膜新材料为核心的平台型科技企业。

  道明光学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智彪介绍,多年来,道明光学通过前后一体化经营方针,实现核心原材料自给自足,如高折射率玻璃微珠、高性能树脂等,这不仅优化了成本,还保证了产品品质和交期。

  “公司之所以从反光材料领域,向光学显示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主要基于技术的同根性与供应链的同源性两方面的原因。”胡智彪说。

  对于技术同根性方面,在光学显示领域,目前公司生产LCD显示屏配套光学膜的主要生产工艺就是通过微纳转写在薄膜表面形成微米级的精细结构,以达到对背光源的传播路径和分布均匀性进行管理的作用,其核心技术即为公司微棱镜型反光材料生产所积累的微纳转写技术;在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公司目前所布局的产品,包括石墨烯散热膜、铝塑复合膜、离型材料等,都基于反光材料生产的核心技术——超精密涂布复合技术。

  “换言之,目前我们所涉足的光学显示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产品,其关键技术与公司沉淀、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反光材料两大核心技术一脉相承,不存在技术瓶颈。”胡智彪说。

  对于供应链同源性方面,胡智彪介绍,公司目前在光学显示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布局的产品,它们用到的核心原材料也是高性能树脂和光学级的薄膜,与反光材料生产用到的核心原材料相通和可借鉴。“多年来,我们和相应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建立了很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协调和利用以前的资源优势,进行产业拓展。”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道明光学始终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23年,道明光学杭州研究院投入使用,公司将杭州研究院定位为集团先导技术中心研究院,主要聚焦基于光学设计和超精密加工的光学关键元器件的研发、新型功能性薄膜材料及新型显示材料的研发。

  道明光学研发总监王宏介绍,研究院不仅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提供光学解决方案,同时服务于集团现有光学产品,不断改进和优化反光膜及液晶显示用光学膜的结构,为提升产品性能和新产品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道明光学杭州研究院正自主研究开发具有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柱状光栅等光学形貌的模具且基于这些模具进行深加工,形成具有道明设计和加工特色的光学器件,以开拓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消费电子及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反光材料是有潜力通过结构的设计,让其赋能智能交通甚至成为智能交通信息传递的一个支点的。例如,可以通过反光材料去金属化,让它可以很好地和芯片相结合,以利于除光学之外其他识读设备能远程、快速识读;还可以利用反光材料自身的光学特性,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赋予特定的信息,让视觉设备快速识读等。”王宏告诉记者。

  “未来,公司研发将向内挖潜,通过工艺改进提升反光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加大在显示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展细分应用领域,尤其注重显示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先导性技术研发,为未来发展储备技术力量。”王宏说。

  扩大海外市场版图

  近年来,道明光学不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目前,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占总营收约30%,车牌膜系列产品出口至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道明光学董事兼海外事业负责人胡浩亨表示,公司未来计划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中亚、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以提升产品在新兴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公司在组织架构和投资规模上进行设计讨论,拓展国外子公司布局,以现有子公司为基点强化辐射效应,扩大海外市场版图。

  自上市以来,道明光学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2011年至今,公司累计募集资金净额为11亿元,创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亿元,现金分红10亿元,通过每年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道明光学董事会秘书钱婷婷表示,公司坚持“经营战略”和“资本战略”协同,未来三年,公司将在提升业绩、保障现金流满足经营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金分红,并在条件允许时考虑中期分红,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