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无人机敲开智慧农业大门 极飞科技打造智慧农业生态

万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有一片3000亩的棉田,耕种四年后,这片棉田今年亩产量突破529公斤,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片棉田只有两个人来管理。

  极飞超级棉田的成功验证了无人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高产高效的背后,是极飞科技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探索。极飞科技致力于用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赋能农业,产品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打造出智慧农业生态,智慧农业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两个人管理3000亩棉田

  金秋时节,棉花怒放,白絮朵朵,在新疆尉犁县,连绵不断的棉田就像一片片云海,微风拂过,“白浪”翻滚。

  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有一片3000亩的高标准棉田,却只有两个人来管理,而且今年棉田的产量高于行业水平。

  2021年,极飞科技开始耕种这块棉田。根据当地棉农以往的经验,管理3000亩棉田至少需要30名工人,“仅由两个人来管理,棉农觉得我们在吹牛。”极飞超级棉田主理人艾海鹏说。

  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得益于极飞科技在智慧农业上的一系列技术和产品。艾海鹏介绍,依靠20%的社会化服务和75%的无人化操作,极飞超级棉田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防治、收割等环节,都能通过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完成。

  比如在病虫防治中,通过极飞科技的遥感无人飞机、物联网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棉田进行高频巡田分析与气象预测,精准识别病虫草害发生的区域、预判爆发的时间,调度农业无人飞机进行精准的病虫草害防治,减少了施药次数、施药用量与施药面积,大幅降低整体的施药量。在灌溉中,极飞超级棉田里遍布着智能灌溉阀,在手机上操作就能完成对整个棉田的灌溉,不仅免去了人工反复开关水阀的繁重工作,还能科学调节开阀比例并实时监测数据,解决水压不均的问题,达到精准平衡的灌溉效果。

  四年时间里,极飞超级棉田从无到有,逐渐高产,2021年-2023年,极飞超级棉田的亩产量分别为254公斤、403公斤、420公斤,今年极飞超级棉田的亩产量将突破529公斤。极飞超级棉田的各项成本也逐年降低,今年水肥、农药、人工成本同比分别下降10%、17%、64%。

  极飞超级棉田的成功验证了无人化管理应用于大规模棉花种植的可行性,也为广大棉农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本。

  智慧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极飞超级棉田是极飞科技进入农业领域后的一块试验田。极飞科技创立于2007年,专注于无人机的研发,陆续推出了X650系列飞行器等无人机产品。在探索无人机应用领域的时候,极飞团队发现在棉田喷洒脱叶剂的环节,无人机不仅具有应用可行性,而且还能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在攻克了离心雾化喷洒技术、高精度导航技术等难关后,极飞科技成功地将无人机应用于喷洒脱叶剂等农业生产活动中。

  “无人机是打开智慧农业大门的一把钥匙。”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介绍,进入农业领域后,极飞科技一方面提高农业无人机的可用性,使其可以应用在喷洒、播撒、运输、航测等环节,同时降低农业无人机的价格,2017年,一套极飞农业无人机的售价近12万元,2022年降至7万多元。目前,旗舰产品极飞P150农业无人机整套售价仅47888元。

  另一方面,极飞科技还将无人机研发中掌握的远程通讯技术、全自主作业技术、雷达避障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视觉辅助技术等应用到其他产品的开发中,开发了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灌溉阀等智慧农业产品。这些智能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比如在拖拉机上安装极飞农机自驾仪,拖拉机可以实现自动精准驾驶,减轻农机手的劳作负担,提升作业质量。

  让种地像打游戏一样简单

  如今,极飞科技深耕农业领域十多年,围绕农业耕种全流程开发无人化软硬件设备,帮助农户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形成农业无人机、农机导航仪、智能灌溉阀、农业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车等硬件设备集群。

  串点成面,极飞科技的这些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设备,已经构建出智慧农业生态,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龚槚钦展示了极飞科技的手机APP,农作物情况显示得清晰明了,用户对用水、用肥、杂草等情况了如指掌,并在手机上轻松完成灌溉等农田管理工作。

  无人管理的“超级棉田”“超级稻田”在新疆、广东等地开花结果,无人化技术正普惠越来越多的农户。同时,极飞科技的智慧农业产品已经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在海外销售了10多万台无人机设备,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整体增速为128%。

  在极飞科技的展厅里,一幅和游戏界面一样色彩鲜艳的图画展示了极飞科技产品在农业全流程中的应用,极飞科技希望在未来面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时,通过智慧农业,让种地像打游戏一样简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