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实探工博会:人形机器人亮点纷呈 商业化探索备受关注

李梦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月24日,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的202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在上海开幕。据悉,本届工博会于9月24日至9月28日举行,展览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共设置9大专业主题展,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家参展商参展。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工博会特别设立了人形机器人专区,邀请了十余家知名企业参展。走进人形机器人专区,记者发现,它们有的可以负载40kg,有的可以直膝行走,有的拥有灵活的运动能力……多款风格、功能各不相同的人形机器人令人目不暇接。

  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

  据介绍,人形机器人专区以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展示、互动交流与深度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是由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傲鲨智能”)提供的。在本届工博会上,傲鲨智能展出了启元ETH 01人形外骨骼复合机器人。据介绍,启元ETH 01体重达120kg,拥有27个灵活的关节,结合强大的末端三指爪,负载综合能力达40kg。

  “这款人形外骨骼复合机器人结合力控与感知能力,可以完成复杂环境作业任务,目前主要应用场景是电力、风电、光伏建设等,它的续航范围在2至3个小时之间。”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款“可直膝行走”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吸引了现场观众关注。“它是ORCA Ⅰ人形机器人,首先,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人形机器人,ORCA Ⅰ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直膝行走。因为我们公司在运动控制方面的能力比较强,ORCA Ⅰ可以进行直膝行走,还可以做类似于一字马等比较高难度的动作。总的来说,ORCA Ⅰ整体动作会更像人,更加栩栩如生。”萨恩异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应用方面,ORCA Ⅰ目前面向的是高校及科研院所,之后可能在B端比如汽车、物流等场景去做一些尝试,同时在C端尝试寻找一些可以应用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Unitree G1。据介绍,其有23个到43个关节电机,包含较大的关节运动范围,同时可以模拟人手实现对物体的精准操作。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智能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备受关注。

  “我们展出的是公司研发的一款X02Lite人形机器人,相对于其他机器人,它主要特点是拥有仿人的肌腱运动能力。目前我们这款产品已经销售了十件左右。研发方面,未来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将朝着更像人、更灵活、更强大的方向优化。应用领域方面,公司目前重点规划是康养领域,比如照顾老人、孩子等。”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作为山东省政府引进的高科技企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本届工博会上展出的是一款通用、高动态人形机器人——优宝特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具备稳定的步态,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和环境中行走、奔跑。应用方面,我们第一步是想应用在教育科研方向,推动人形机器人的人才培养;第二步是希望可以让它进入工厂代替人做一些繁琐枯燥的工作;第三步是希望它可以完成一系列康养领域的工作,比如照顾老人、陪护病人等。”该公司展台工作人员说。

  节卡机器人的JAKA K-1人形机器人也在本届工博会面向全球首发首展。据介绍,JAKA K-1采用拟人型构造,集大脑、小脑、双臂、双足、力觉传感器和视觉系统等组件为一体。“力量方面,本次推出的JAKA K-1人形机器人单臂就可以提起3公斤至5公斤的重物。肢体上,通过双支撑结构把大腿、小腿和脚面连接起来,使机器人立得住、立得稳。关键的小脑部分已经可接收指令,对全身进行运动控制,绝对运动精度能够达到±0.1毫米。”节卡机器人研发总监李顺冲透露,下一步会优化步态算法,让双足动起来。

  “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双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体化的关节设计,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双臂能够运行得更加稳定,刚性更高,精度也会更高。应用方面,我们可以为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双臂解决方案,并提供软硬件支持。”节卡机器人产品经理刘金明告诉记者。

  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相关厂商纷纷推出新品,该产业蓬勃发展。在商业化落地方面,人形机器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工业、生活服务等是目前具有潜力的应用场景。

  “目前商业化探索为人形机器人行业重点。我们看到人形机器人公司在工业和生活服务领域均有探索,工业端的汽车、航运、物流、机械制造等行业为重点方向。在商业和服务领域,商场导购、家庭助手、医疗康养等是比较重要的方向。”东北证券表示。

  华宝证券分析称,工业、物流或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优先突破的场景,成本有下降空间。总的来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参与者较有限,且目前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真正进入商业化阶段。但从各厂商规划及产品迭代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量产已箭在弦上,硬件方案相对成熟,软件技术融合仍待时日。

  “人形机器人是AI技术落地物理世界的优质载体,近两年通用大模型的发展赋予人形机器人强大的泛化能力,产业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初级阶段。”中航证券表示。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1.58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