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上半年向新求质 业绩“新绿智”含量显著提升
截至8月30日20时,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基本披露完毕。527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收32.8万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2.78万亿元,同比下降2.11%。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新绿智”含量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亮眼。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谋篇。并在固定资产投资、并购重组、研发投入上毫不手软,逐步勾勒出“第二增长曲线”,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将更新、更绿、更智。
向新向绿向智
今年上半年,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成为A股“最靓的仔”。受益于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以及AI应用端市场认同度的持续提升,159家半导体企业共实现营收2737.12亿元,同比增长30.16%;净利润173.84亿元,同比增长27.19%,半导体行业周期复苏及国产化进程趋稳。
以北方华创为例,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3.35亿元,同比增长46.38%;净利润为27.81亿元,同比增长54.54%;扣非净利润为26.40亿元,同比增长64.06%。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暖和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以及公司创新研发战略持续发力,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全球半导体需求已触底,行业拐点已经显现,并开始逐步进入上行区间。国际半导体组织SEMI预计今年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3%至16%,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30年前后有望实现1万亿美元的里程碑。
“新”产业正逐步汇聚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
在双碳背景下,上市公司向“绿”而行,持续推动业务优化升级。以徐工机械为例,公司在半年报中频频提及新能源产品对业绩的贡献。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产品进入增长快车道,收入同比增长26.76%。徐工机械表示,绿色化引领发展已经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五个特点之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高歌猛进。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点纷呈。其中,比亚迪营收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赛力斯营收650.44亿元,同比增长489.58%;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另外,宁德时代净利润同比增长10.37%,国轩高科净利润同比增长29.69%。
人工智能吹暖上市公司半年报。天孚通信、歌尔股份、英维克、深南电路、生益电子等多家上市公司在AI推动下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特别是消费电子,在AI推动下实现快速复苏,工业富联、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2.04%、23.89%、190.44%、55.38%。
以领益智造为例,公司半年报显示,得益于领先的精益制造能力及在AI终端的制造领域的提前布局,2024年上半年领益智造AI终端及通讯类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76.40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手机、PC、平板、MR、机器人相关产品收入增长较快。
投入不断加大
除了营收、净利上的直观体现,从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等其他半年报财务指标同样可以窥见上市公司在向“新”向“绿”向“智”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这将使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更“新”更“绿”更“智”。
比如,今年6月,光威复材宣布旗下内蒙古光威碳纤维产业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这一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实现年产高性能碳纤维10000吨。其中,项目一期建设年产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近年来,光威复材持续创新投入,推动公司产品在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船舶及包括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等高端工业领域应用。
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产业转型的领头雁,上市公司密集上“新”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稳健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9%。
“新”投资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新动能,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全球MDI龙头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最近三年明显感受到了成长天花板。于是,我们思考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哪个产业可作为第二赛道?再造一个万华该靠什么?最后,我们选择了电池材料业务进行重点培育。这个赛道的天花板非常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上市公司还通过并购重组加快“新”布局。今年7月,华勤技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易路达80%的股份,交易价格为28.5亿港元。华勤技术称此举为强强联合,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将有利于公司扩大在智能硬件产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优化产品队列和客户结构,完善产品生态和战略布局,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在向“新”向“绿”向“智”的布局上,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同样毫不手软。以科大讯飞为例,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2.23%,占营收的比重达23.5%。其中大模型研发及产业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过6.5亿元。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我们为什么现在投这么多,就因为对未来有信心,不能错失这一次大模型所带来的革命性战略机遇。”
蓄势谋篇新一轮增长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谋篇。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从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万亿产业新蓝海浪潮拍岸。上市公司正加快相关领域布局,比如,中信海直半年报“管理层讨论”开篇就提到,“上半年公司积极谋划低空经济事业发展,聚焦专业领域,深化战略布局,加强力量推动低空经济业务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让上市公司看到了新的产业机遇。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研报表示,具身智能未来有望在各行各业中落地,发展前景广阔。预计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市场空间有望达581亿元,2024-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50%。今年以来,十余家上市公司明确表示设立人形机器人公司或进行相关投资。
随着人工智能革命浪潮的来袭,人工智能产业链同样成为了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布局的焦点。比如,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长,液冷散热持续放量。东阳光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提前对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进行战略布局,后续将通过产业并购对氟化冷却领域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加速公司在氟化冷却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迅速抢占氟化液冷的市场先机。”
今年上半年,很多上市公司已经从提前布局中尝到“甜头”。比如,沪电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1.59%。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AI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方正科技、广合科技等也纷纷表示,随着AI快速发展,PCB市场行情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