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地方两会关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 北交所后备队伍有望壮大

杨洁 吴科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专精特新”是一个高频词,多地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提出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有不少地方还提出具体的数额目标,同时也表示要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已逐渐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用好北交所”“支持北交所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

  支持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扩容提质、上市公司数量增至开市时的近三倍。展望2024年,“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是北京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是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关注的议题。北京市工商联在《关于推进北交所助力高精尖企业上市发展的提案》中表示,目前北交所融资规模和活跃度仍不够理想,经过调研走访后发现三方面原因:一是北交所相关宣传有待加强。超过一半的高精尖受访企业表示,对北交所上市政策了解不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尤其是对于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的优势和特色宣传不到位。二是上市规则包容性不够。以半导体领域为例,首批半导体企业上市后,短期内因经济指标不好,造成后续半导体企业整体上市遇阻。三是转板制度体系仍不健全。受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反映,目前转板成本较高,希望从进一步完善转板审核制度,明确中介机构责任归属等方面改进优化。

  北京市工商联建议,一是建立政府、北交所、企业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包括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北交所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并面向高精尖企业开展专项培训;二是引导北交所做好高精尖企业上市服务,包括出台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项支持政策,加强与银行、担保机构沟通联动,提供更多担保、增信等服务等;三是健全高精尖企业点对点培育机制;四是进一步健全转板制度体系,探索与境内外主要交易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建立转板监管衔接机制等。

  增强专精特新后备军

  2024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北交所,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上市”。天津市表示,要出台升级版支持政策,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市场化、专业化科创服务能力,引育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10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和上市培育机制,优选100家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新增1000家。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2024年,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科技领军企业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0家左右。

  开市至今,北交所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不断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加之市场生态持续向好,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北交所走上资本市场舞台。截至2024年1月26日,243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五成。

  根据人民政协网,北京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可以为后备专精特新企业制定“创新性”量化指标,因为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小而强”的特点,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与大型企业也有所不同。他建议,通过建立后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分层分类数据库,并且协助后备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和专业机构服务资源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匹配衔接,助力解决从初创到在北交所上市全过程中的各类困难。

  他同时表示,中介机构作为对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是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责任重大。对金融服务机构而言,除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也需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金融服务机构既要提高执业质量,严守底线保护好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要更好发挥作用,发现并帮助优质的创新企业规范化运营并实现上市,助力全面推进北交所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金融服务于实体。

  打造国际化证券交易所

  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重要内容。2023年6月,北交所与香港交易所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近日,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康乐卫士表示,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成为首家官宣启动“北+H”两地上市的企业。

  2023年11月,在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北交所与恒生指数公司共同签署北交所指数编制行情信息使用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恒生指数公司可使用北交所行情信息编制指数,进一步丰富指数产品,助力优化产品布局。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交所首次与境外指数机构签署指数编制行情信息使用许可协议,标志着北交所市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全球投资者通过指数产品渠道了解北交所市场、发掘投资机会、丰富产品配置创造了条件。

  陶匡淳称,除了进一步深化与港交所合作,北交所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与重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互联互通水平。他表示,随着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企业以及A股市场的持续布局和加速投资,北交所可以通过与有关沿线重点国家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交叉上市、开发跨境指数、推动编制更多覆盖北交所的跨市场指数,丰富投资产品,逐步形成北交所特色,向市场参与者介绍优势,吸引更多优质海外投资人投资中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此外,建议鼓励并支持代表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赴境外市场开展反向路演,与国际投资机构深入开展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