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容百科技开启全球化战略 聚焦海外核心市场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容百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8月9日举行了“容百科技2023年全球化战略发布会”,向外界阐述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全球化战略,并介绍战略落地的具体策略及措施。

  “剑指”全球主要市场

  公告显示,容百科技规划至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建成38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其中国内和韩国分别规划产能23万吨和10万吨;至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建成10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除在国内和韩国分别规划产能50万吨和20万吨外,还计划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建成15万吨产能。

  此外,容百科技致力于成为综合材料电化学体系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本次战略发布会公司也向外界公布了钠电和锰铁锂两大正极材料未来的全球产能规划。钠电材料方面,容百科技仍以国内产能为主,公司规划至2025年国内建成6万吨产能;至2030年底,中欧美三地产能进一步提升至50万吨,磷酸盐材料方面,容百科技规划至2030年国内产能进一步提升至30万吨,韩国地区为6万吨,并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建成10万吨产能。

  容百科技全球规划的几大核心产能区域主要瞄准了中国、欧洲及北美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自2021年以来全面进入市场驱动阶段,2022年市场渗透率达27.6%,预计未来几年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基金总裁方建华认为,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超过50%。

  乘风出海正当时

  在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程中,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走向世界前列,并诞生了一批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容百科技便是正极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容百科技近几年不断加速产能释放,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容百科技持续提升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2022年,容百科技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国内市占率为33%,连续三年行业第一,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2023年上半年,容百科技国内三元正极市占率跃升至18.3%,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球,也激发了其他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国内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欧美市场快速崛起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相关国内企业因此受益。民生证券分析指出,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海外布局全面领先

  本次全球化战略发布会召开前,容百科技已在韩国率先完成正极、前驱体和循环回收等一体化布局,成为国内首个在海外建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截至目前,容百科技已在韩国建成2万吨/年正极材料和0.6万吨/年前驱体产能。今年一季度以来,容百科技韩国基地顺利实现投产,陆续完成海外客户认证,实现百吨级批量出货。

  容百科技将出海首站选在韩国基于多个因素考虑。首先,容百科技由拥有二十余年锂电产业成功创业经验的中韩两支团队共同组建,对韩国当地的文化、法律和经营管理模式等具有深厚的了解和成熟的经验,具备韩国本地化经营团队,并具有投资并购整合的核心能力;其次,韩国本身是较早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国家之一,拥有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等国际知名电池厂商,目前韩国本士正极材料快速扩张,前驱体市场需求量大,容百科技此时抢占市场恰逢其时。按照目前规划,容百科技计划2025年底在中韩两地建成14万吨/年前驱体材料,2030年底在中韩印尼三地建成37万吨/年前驱体材料。

  除建设生产基地外,容百科技还通过收购及参股投资等资本运作方式投资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其在客户开发、产品开发、综合成本降低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

  向全球正极龙头进击

  按照容百科技的全球化战略规划,公司韩国基地未来生产的产品将主要供应北美市场,容百科技同时已规划未来在北美建成生产基地,以进一步匹配该区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针对欧洲市场,容百科技除通过韩国基地承接一定产品需求外,还规划未来在欧洲建成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欧美新能源汽车产品仍以三元电池需求为主,容百科技海外基地能够匹配欧美高端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海外产能的逐步释放可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的龙头地位。此外,随着锰铁锂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锰铁锂产品的海外市场增长潜力较为可观,加之海外的优质磷酸盐产能相对较为匮乏,容百科技在海外布局磷酸盐生产基地可开拓更多海外市场。

  容百科技表示,未来,将依托在海外建立的本土化工厂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占比。为保障全球化战略的顺利推进,容百科技将围绕锂、镍钴、磷酸盐等上游供应链高价值核心环节与国内外优质供应商开展合作,以全过程供应链开发保障自身产业链的安全稳定,真正发展成为全球正极材料龙头企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