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创新底色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解码成长“配方”
“作为一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体制机制创新。”在上交所日前举办的“我是股东”专项投资者关系活动——“价值与投资:科技创新擦亮央企新名片”交流会上,电科数字副总经理兼董秘侯志平在谈及公司发展“秘方”时分享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肩负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对于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理应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次交流会上,来自电科数字、中航高科、江航装备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活力提升、国企改革未来发力点等话题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多维创新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快科技创新和航空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支撑航空工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中航高科副总经理兼董秘刘向兵认为,创新能力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保障能力是国际一流企业的最基本素质。
“信息技术行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公司一直在跟随行业发展浪潮,不断适应或引领新技术发展。”侯志平在交流会上也认为科技创新是公司始终保持行业竞争力的源动力。
“首先要提升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比例和能力,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其次,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行业数字化做进一步融合赋能,这是近几年公司得到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侯志平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分子筛制氧技术研究,成功配套了国产某型飞机,该项技术在飞机上的成功运用,使得飞机的飞行距离、作战半径不再受供氧量的限制,公司也由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江航装备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军感触颇深,“这项技术目前已实现多级配套,从这点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一定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企业跃升的强引擎,那么对于机制体制的创新,特别是激励机制的探索优化,则是企业能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家航空高科技企业,通过激励措施加快重大项目推进速度是江航装备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据孙军介绍,公司积极推进激励与约束并重的风险共担机制,由项目牵头人组织研发团队,参与项目研发的技术人员缴纳风险金,同时公司配套相应的奖励基金。
加大研发
“公司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生的结果也显而易见,不仅突破了高韧性材料和大尺寸结构制造技术,同时也支撑了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新产品的产业化。”刘向兵直言,公司近几年营收和业绩的大幅提升与创新投入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电科数字2022年研发投入为4.8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4.9%左右,保持稳定增长。据侯志平介绍,近年来公司将大量资源投向以数智应用软件产品为核心的行业数字化应用。去年末,公司软件开发人员的占比达18%,今年这一比例还会持续提升。
江航装备近年来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力争在‘十四五’末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15%。”孙军表示,通过近几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能力明显提高,技术短板得到有效解决,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一方面持续加强如国产大飞机、商用发动机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快配置创新资源和产业化资源,促使相关科技成果能够尽快产业化。”在谈到如何借助研发创新推动企业未来发展时刘向兵说。
孙军则透露,在民用制氧方面,公司在安徽安庆与相关民企开展了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会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适时增加投入,充分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企改革“进行时”
围绕主责主业强链补链、开展资本运作,不断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践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的重要体现。
据介绍,电科数字2022年成功收购中国电科控制下的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且成功实施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司坚持执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侯志平表示,2012年至2022年公司连续11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分红达12.43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7.26%。
“公司连续3年现金分红股利占公司净利润比例超过30%,同时还适时实施股本转增,增强股票流动性,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孙军表示。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显著,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未来在国企改革层面还有哪些发力点?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如何更好地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刘向兵看来,要真正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三大作用,促进国企改革走稳走实。
侯志平表示,作为一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未来将和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进一步在资本、业务上进行更多协同发展,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国企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孙军看来,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对于新一轮国企改革,公司最重要的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即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干部人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