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锦波生物登陆北交所 开启创新发展新篇章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7月20日,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军企业锦波生物(股票代码:832982)在北交所上市,山西上市公司再添新军。锦波生物发行价格为49元/股,申购上限为23.75万股,市盈率32.44倍。此次发行股票数量为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45亿元,募资将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研发项目、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锦波生物被称为“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备受市场关注,上市首日开盘价117元/股,盘中一度突破140元/股,总市值超90亿元。

  据悉,锦波生物是一家应用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理性设计等前沿技术,围绕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抗病毒领域,系统性从事功能蛋白结构解析、功能发现等基础研究,并运用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实现功能蛋白的规模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为核心的各类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十余载致力于功能蛋白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分别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及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为核心成分。

  锦波生物注重创新与研发,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2项,其中包括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同时,2021年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名单中包括锦波生物Ⅲ型人源胶源蛋白项目以及锦波生物功能蛋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两个项目。此外,公司与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及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及医疗机构长期保持合作,并分别成立了“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川大—锦波功能蛋白联合实验室”以及“功能蛋白临床转化研究中心”。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和抗病毒领域均形成有技术和研发优势。

  锦波生物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获批植入级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在医美应用方面和功能性护肤业务拥有绝对优势。据了解,锦波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产品主要为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液、重组胶原蛋白面膜、重组胶原蛋白膏霜、ProtYouth®单一成分胶原蛋白原液等,自有品牌主要有164.88°肌频/肌频、重源等。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总市场规模108亿元,其中功能性护肤品、医用敷料、肌肤焕活分别为46亿元、48亿元和4亿元,渗透率分别为15%、19%和1%。Frost&Sullivan预计到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而伴随行业规模量产、结构特性及纯度等工艺技术持续突破、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等,重组胶原蛋白已经成为美容护肤领域新风口。

  山西证券研报指出,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活跃、对社会影响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制造产业作为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2019年11月,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函》指出,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对于抢占全球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聚焦于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重点突破工业酶和核心菌种自主构建与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制约,引领构建未来生物制造新的技术路径,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切实解决产业和企业的技术难题;要构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培育孵化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在我国首部生物经济的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瞄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新型生物材料是关键共性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锦波生物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立足合成生物、结构生物学等技术,坚持以功能蛋白系统性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围绕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等在内的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及各类抗病毒功能蛋白开展基础、应用研发及产业化。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构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完整版图,包括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等在内的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的全产业链理论、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推动用于传染性疾病的病毒进入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公司未来将围绕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大健康领域,提供涵盖体表、体腔、体内器官修复再生的完整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型生物材料企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