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中广核全年上网电量超3100亿千瓦时 构建“6+1”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齐金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1月16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深圳召开2023年媒体通报会,系统披露了一年来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情况。2022年,中广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7700万千瓦,全年实现上网电量超3100亿千瓦时,圆满完成系列重大保电保供任务,全面实现关键业绩指标创优,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9年荣获国务院国资委考核A级。

  79.2%核电运营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期高质量完成

  通报会上,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透露,2022年中广核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104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超过124亿千瓦时。全年清洁能源上网电量对应减排二氧化碳超2.4亿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超过69.8万公顷的森林。

  据介绍,作为我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中广核26台在运核电机组2022年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79.2%的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PR机组平均能力因子93.6%,连续五年达到WANO先进水平。截至2023年1月16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5941天,继续刷新并保持国际同类型机组世界纪录。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决战之年。中广核坚持实效原则,狠抓改革落地,各项改革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中广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深改办主任方春法表示,通过改革,中广核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化机制持续深化,圆满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为中广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中广核全面建成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更加清晰,企业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实施“清洁能源+”战略,推进专业化整合,打造“6+1”产业体系,业务覆盖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以及产业金融等,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国内在运最大核电站全面建成

  7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

  2022年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实现高质量投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新闻发言人闫术介绍,2022年红沿河核电上网电量再创新高,达到419亿千瓦时,占大连市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93.5%,较2021年增长12.5%。

  2022年,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中广核“华龙一号”在建核电机组达到7台。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浙江三澳核电1号机组接连完成穹顶吊装,“华龙一号”机组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于2023年1月10日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具备了向电网输入电力的能力。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全忠表示,在并网过程中,3号机组各项参数正常稳定,机组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执行联网调试、各类瞬态试验进一步验证机组可靠性,最终通过168小时试运行验证通过后,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首个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大基地投产

  海外新项目开发取得阶段性突破

  中广核境内新能源业务历经十五年“绿色发展”,在运装机总容量已突破3500万千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总经理助理陈胜利表示,新能源作为中广核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新增在运装机72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陈胜利介绍,中广核新能源着力加快建设一流新能源企业步伐,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取得突破。2022年建成的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我国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中首个投运的项目,也是我国建成的首个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大基地。在广东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全容量投产,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正式投运,为我国平价海上风电建设提供了“中广核样本”。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广核境外新能源全球控股项目46个,控股电力总装机规模达1325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1307.3万千瓦、在建18万千瓦,境外控股装机规模以及气电装机规模均位居央企首位。

  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明介绍,2022年中广核能源国际全球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达520亿千瓦时,为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动力,同时境外风光机组可用率首次达到98%。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