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告别“灰头土脸” 青松建化实施智能化转型

何昱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当前重量22吨,请刷卡打印票据。”不到30秒,随着地磅房语音播报系统的提示,一辆水泥拉运车完成了水泥拉运出厂流程。这是青松建化以科技创新赋能迈进智能化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青松建化总经理王建清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面对水泥企业产能过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青松建化全力打造“数智青松”,大刀阔斧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智能水泥生产模式,建设智能化工厂。

  科技创新赋能

  回溯到1959年,青松建化的前身——农一师建化厂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1965年,年产3.2万吨的水泥厂投产,水电站第一台机组运行发电;1968年,公司合成氨厂建成投产;2003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2020年,公司被确定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唯一一家董事会职权试点单位。

  目前,青松建化已发展成为以水泥、建材、化工为主业,发电、货物运输、一般货物进出口等相配套的综合型工业企业,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3.79亿元,总资产过84.25亿元。公司拥有1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年产能1600万吨,位列全疆第二、兵团第一。

  据了解,作为疆内水泥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家及供应商,青松建化拥有19家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1家分公司,11家参股公司,在职员工3000余人。

  王建清介绍,“十三五”期间,青松建化实现了产销水泥3268万吨的目标,市场占有率从2016年的16.11%提升到目前的17.66%。2021年三季报显示,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2亿元,同比增长39.31%;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2.75%。

  王建清表示,智能矿山系统、质量检验系统、综合信息智能管控平台、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窑磨专家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物流系统等智能化建设,让青松建化实现了优质、高产、低耗的生产目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建清强调,青松建化已启动分阶段、持续性实施智能化转型工作,全力建设“5G+智能制造”示范区,预计将为企业实现1%左右综合能耗节省,单个试点企业能耗节省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05万元/年;青松建化可减少约150人的人力资源成本,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00万元/年。

  发展循环经济

  青松建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为彻底扭转传统水泥行业的“灰色印记”,青松建化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党建与生产经营、生态环保建设深度融合,聘请环保管家,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推进碳减排,持之以恒进行环保“长跑”,源源不断地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王建清告诉记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青松建化先后投入数亿元,解决了各分子公司的熟料、原燃材料堆场大棚建设,签订了环保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松建化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已实现设备、能源、生产、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信息化管控。在此基础上循环经济风生水起,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对废弃物基本达到“吃干榨净”,施行循环经济模式。

  青松建化位于阿克苏市的工厂现在绿树成荫,告别了“灰头土脸”的工作环境,俨然成为花园式工厂。

  业绩方面,“十三五”期间青松建化分别亏损5.75亿元、盈利5060万元、盈利3.65亿元、盈利2.21亿元、盈利2.52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8亿元、21亿元、24亿元、31亿元、30亿元,实现持续增长。

  勇担社会责任

  在62年的发展足迹中,“勇担社会责任,笃行践初心”始终印刻在青松建化的企业文化中。

  王建清说:“青松建化的工厂开到哪,扶贫帮困工作就做到哪。”从为民族乡镇、社区等建设和发展捐赠水泥、混凝土,到给村里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赠送生活物资,并与当地政府建立劳务输出关系,大力解决少数民族就业难题。

  作为兵团上市公司,多年来青松建化深化兵地融合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人”思想,主动作为、统筹协调,招收吸纳民族员工440名,实现党员管理人员与少数民族员工结亲全覆盖,形成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民族团结共创的良好局面。

  新冠疫情发生后,青松建化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红十字会捐赠防护物资,先后抽调200余名员工配合社区做好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分批捐赠消毒液、石灰、口罩、防护服等各类疫情防控物资1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十四五”期间,青松建化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集“党建、绿色、高效、质量、智能”为一体,具有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