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京沪高铁:股东减持不掩公司价值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京沪高铁(601816)10月15日发布公告称,平安资管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部分股份。据公告,平安资管受托管理的“京沪计划”持有公司4899560495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9.98%,本次减持计划拟减持股份不超过124929273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5%。上述股份均是上市前获得,并已于1月21日解除限售,可上市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提交减持申请的受益人中不包括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而平安人寿正是此次减持的“京沪计划”的牵头发起人,持有“京沪计划”的份额比例最高,达到39.375%。

  据介绍,目前来看,国内疫情的反复影响了客流量的稳步恢复。但从经营情况来看,京沪高铁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加强。首先,京沪高铁公司开始了一系列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的探索,实行浮动票价、推出静音车厢、上线计次票等;其次,未来的乘客流量变现也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另外,京沪高铁公司收购的京福安徽公司下辖的四条线路也已全部开通,未来的路网系统值得期待。

  市场人士认为,原始股东出于自身资金使用需求,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进行减持是正常的退出机制之一。

  更重要的是,作为“京沪计划”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平安资管既是受托管理人,又是牵头发起人。而平安资管最终受益人正是平安人寿,此次提交减持申请的受益人中不包括平安人寿。平安人寿坚持不减持,无疑是基于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认可。

  据了解,作为连接北京、上海两大核心城市及沿线省市的重要交通线路,京沪高铁是我国铁路系统的核心资产。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京沪高铁沿线庞大的人口流动需求,京沪高铁公司盈利能力极为亮眼。疫情之前,京沪高铁公司财务数据表现优异。据公告,京沪高铁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9.42亿元,比上年增加17.84亿元,增长5.72%;实现利润总额159.17亿元,比上年增加22.52亿元,增长16.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23亿元,增长21.49%。在2019年,京沪高铁全线运送旅客2.12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总发送旅客比例达到5.92%。

  而疫情的出现,一定程度扰乱了正常旅客出行节奏,导致京沪高铁客流量出现波动。也要看到,京沪高铁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动作,盈利有望再次得到提升。

  京沪高铁贴近市场,探索市场化定价机制。2020年10月23日,京沪高铁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为进一步优化京沪高铁票价结构,解决需求不均衡和供需矛盾等问题,推动京沪高铁市场化发展,将对京沪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自2011年6月通车至今,京沪高铁线路一直执行单一票价,此次价格调整是首次。

  据公告,此次票价优化调整有升有降,并体现优质优价。除调整价格外,京沪高铁也宣布将采用浮动票价机制,以现行执行票价为基准价实行上下浮动,定价更为灵活。作为重要的交通干线,京沪高铁不断探索市场化定价机制是必然,对票价进行调整更加遵从市场规律,也有利于调整列车开行计划和乘客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京沪高铁也在去年年底前推出了“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新型票制产品系列服务新举措。“静音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

  近期,京沪高铁公司表示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的四条高铁线路已全部开通运营,目前处于市场培育期阶段。随着线路运营逐渐成熟,以及与京沪高铁线路的协同,未来将提升京沪高铁公司的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旅客出行意愿会明显加强,作为重要的出行线路之一,京沪高铁客流量恢复还是比较明显的。

  京沪高铁表示,虽然上半年客流没有完全达到高峰,但处于高速恢复状态,“五一”长假期间创造历史高点,疫情防控良好局面为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经营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加了公司营收。从前期客流恢复情况来判断,京沪高铁需求还是比较充沛的,只要具备出行条件,客流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称,10月1日至7日,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旅客出游明显提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